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户文书,即明清政府为清理田赋,以户领坵,将同一业户分散于不同都图的各色田土都汇集到该业户名下而攒造的一种赋役文书,尤以归户册为主要代表。其基本特征是“以田从人”,改变了以往“以人从地”的册籍攒造理念及赋役征派方式。这种独特性使其有别于黄册、鱼鳞册,在赋税征收中更有利于政府对于赋税的清理与征收。以往学界多将归户文书分为四类:以一户为单位,将其所有的散在各处的全部土地汇到一起而各自攒造的文书;只将一保或一图的鱼鳞图册所登录的各号田土按户头归并到一处而攒造的文书;以一保或一图为单位,将其下所属业户在各都图的所有田土都归到各业户名下的文书;以黄册四柱式所攒造的税粮归户册。其主要作用是业户地权确认和赋税征收的凭证。但经过归户文书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种专门记载业户土地买卖信息的推收归户册,以徽州文书中所收录的“归户清册”为主要代表。业户土地推收过割信息的登载,则说明归户文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土地推收的凭据,这可以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明清土地推收占比、土地推收频率等问题提供帮助。无论是在土地清丈中还是土地买卖中,归户票都是归户册攒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号土地都有一张归户票作为业户的管业凭证。学界多将其用于研究土地清丈、基层组织、地权等问题,往往忽视了归户票的发放方式、买卖过程中的更换方式及其对畸零户、寄庄户等问题的处理。这些问题关系到归户册的攒造以及国家赋税的摊派,且归户册的攒造流程亦是土地税粮清理的过程,是国家赋税征收的重要环节,赋役册籍攒造流程的研究为学界进一步解读明清册籍制度以及赋役体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线索。明清赋役制度的变革与归户文书的变化发展关系密切。其中,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均田均役、顺庄法等重大赋役制度变革,对归户文书格式与内容的变化有很大影响。通过归户文书的发展亦可看到明清里甲制度的衰落以及保甲制度、顺庄法等新的赋役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这是以往学界研究所忽略的地方,将赋役文书置于制度框架下来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地解剖文书本身,更有利于通过文书研究来观察明清赋役制度的实施、发展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