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牙轮复合钻头破岩机理及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orld5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钻头作为主要的破岩工具,其设计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钻井成本和钻井效率。但是随着浅层石油的急剧减少,钻井开始越来越多的面临地层复杂、深井、超深井、难钻地层,于是对钻头的设计及使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些年,随着PDC-牙轮复合钻头在国外钻探现场的成功应用,其取得的优异钻井数据为钻头的发展指明了一定的道路。对于国内,一些生产钻头的厂家也迫切希望获得高性能和实用的复合钻头,从而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建立起自己的复合钻头制造技术和体系。目前PDC-牙轮复合钻头作为一种新的破岩工具,在硬地层、致密地层、高研磨性地层以及定向钻井中有着钻井效率高、造斜稳定、钻头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虽然国内针对复合钻头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复合钻头的破岩机理及设计技术还需要深入研究、完善。为此,本文针对复合钻头开展了以下研究,主要包括:(1)开展了PDC-牙轮复合钻头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研究,深入剖析了PDC-牙轮复合钻头的破岩机理和失效形式,以及相比常规钻头而言复合钻头的破岩优势;(2)提出了PDC-牙轮复合钻头的设计相关因素:两套切削结构的复合、牙轮外形轮廓、牙齿齿型、冠部轮廓、保径设计方法。并针对硬地层、不均质地层以及定向钻井对复合钻头的个性化设计进行了探讨。根据复杂难钻地层特性,设计了一款1211/4in的复合钻头,其结构为三刀翼+三牙轮布置的结构;(3)运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软件ANSYS,模拟PDC-牙轮复合钻头的动态破岩过程,得到PDC-牙轮复合钻头钻进硬地层的破岩效果、破岩效率,以及井底、井壁岩石应力场的分布情况;(4)根据牙轮的几何学、运动学以及PDC固定切削刀翼的几何学、运动学特性,讨论分析了PDC-牙轮复合钻头的几何学、运动学。在几何学研究基础上,由此编制了钻头井底轨迹仿真软件,绘制出钻头的仿真井底轨迹。本文所做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技术研究,为PDC-牙轮复合钻头的设计、评价及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满足国家经济增长和战略需要,海洋油气田的开发将逐渐走向深海。随着深海油气田的开发,使得用于连接海面上浮体和水下设施的柔性立管也获得广泛地应用。但随着水深的增大,使得柔性立管在悬挂点的张力就会增大,极大缩短了柔性立管的使用寿命。为此,在工程应用中常在柔性立管上添加数量不等的浮筒,使柔性立管产生缓波形的构型,达到减少柔性立管悬挂点的张力以及降低上部浮体的晃动向下传播的可能,从而提高柔性立管的使用寿命
随着连续管钻井系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连续管钻井技术已逐渐由传统的无缆式钻井系统向电缆式钻井系统发展。转向器作为连续管钻井井下钻具组合(BHA)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着国内连续管钻井技术的发展。针对传统液压转向器转向周期长、精度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连续管钻井电驱动转向器。首先,对国内外现有转向器的原理与特点进行调研,根据实际钻井现场与井下钻具组合对转向器提出的要求,确定转向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整体方
利用斯通利波的能量和斯通利波反射系数是判断裂缝在储层中的位置及评价地层的渗透性的重要手段,利用声波信息可以识别出碳酸盐岩裂缝。斯通利波除了对裂缝反应敏感外,还对一些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有明显反映,成为有效评价裂缝的手段。本文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刻度模块水平裂缝切割并通过测井仪发射接收声波来评价裂缝宽度。所谓实验室条件下的刻度模块就是将沙子、石灰、石子与水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高2100mm、外
在石油与天然气运输行业中,在管壁上凝结的石蜡以及其他杂质常常影响到其运输与效率以及管道运输安全,常用的管道清理手段为清管技术,其主要装置为清管器。常规清管器在管道的清理过程中,经常在其下游端面处形成石蜡等杂质构成的蜡塞,堵塞管道并影响清管效率、造成安全隐患。射流清管器是一种针对蜡塞问题设计制造的一种清管设备,其利用射出的高速流体打散清管器下端的蜡塞,同时完成清管作业。因此,对射流清管器的结构进行优
目前我国原油采用按质定价,质量交接,在质量交接时其重要参数密度仍采用手工取样、化验方法确定,此方法精度、效率低,复现性差,不能很好地满足交接双方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开展原油密度在线测量研究,为实现原油自动化计量交接提供技术基础。在调研原油密度在线测量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后,选用振动管密度计为在线测量核心仪表。同时发现输油温度会影响到原油粘度和含蜡沉积,进而影响到密度最终的测量结果。为保证原油在
近年来,随着连续油管压裂和冲砂作业增多,颗粒对连续油管壁面造成的磨损已成为其最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针对连续油管环空压裂和反循环冲砂解堵过程中高体积浓度颗粒对管壁造成的磨损问题,本文采用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选择了Archard磨蚀模型与E/CRC冲蚀模型的组合,自编Fluent软件对应的用户自定义函数接口程序,对连续油管环空压裂和反循环冲砂解堵过程的磨损进行了数值计算,探究了高体积浓度颗粒流动的磨
管道是工业的运输血脉,流体及其携带的固体颗粒在高速流动时会因冲刷腐蚀效应引起管道破裂泄漏失效,增大了管道风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开展冲刷腐蚀机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为管道材料的冲刷腐蚀与防护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本文选取X80管线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液固两相射流装置进行冲刷腐蚀实验。通过失重法、元素测定、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测量对X80管线钢的冲刷腐蚀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
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是一种基于功能舱的可靠性强,适应深水的油气田开发模式。而如何将功能舱安全准确地安装至水下则成为了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建设中的关键之一。本文选择使用悬垂法对功能舱进行安装下放,针对功能舱悬垂安装下放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大角度翻转、下放轨迹偏移、缆索失效拉断等问题。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缆索及功能舱受力并建立其动力学方程,为之后仿真提供理论基础。再使用ANSYS-AQWA有限元软件建模。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多。管道作为运输液气能源的主要方式,其里程数迅速增长。在运输石油、天然气等物资时,未能及时发现有缺陷的管道,可能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需要对管道进行安全检测。目前人工检测已经不能满足管道检测的任务需求,因此开发新型管道检测器十分必要。本文设计一种检测精度高、实用性强的管道检测器。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检测设备的调研分析现有设备的优缺点。本文结合设备发展需求提
管道输送的通常是易燃易爆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管道变形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运输效率降低甚至管道破裂的发生,因此对在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对于维护管道正常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涡流检测技术应用于小口径油气管道的变形内检测,进行理论分析、结构设计、仿真模拟、实验研究。(1)本文首先概述了电涡流检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传统的接触式管道变形内检测存在的缺点,提出了接触式变形检测与涡流变形检测的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