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书门限解密和无证书代理再加密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Sattam S.Al-Riyami和Kenneth G.PatersonSattam首次提出了无证书公钥密码学这一新概念。与传统公钥密码学和基于身份密码学相比,无证书公钥密码学主要有两方面的优点:它移除了传统公钥密码学中所必须的、用于管理所有用户公钥的庞大的公钥基础设施,同时,它也解决了基于身份密码学中所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无证书公钥密码学融合了传统公钥密码学和基于身份密码学的优点,在两者之间表现出了一种令人关注的、有益的平衡。近年来,无证书公钥密码学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在分布式系统中,门限密码学十分重要,它能阻止由于单个“节点”出错而带来损失。当团体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被信任的时侯,门限密码学就显得特别有用。门限解密可以将解密的权利交给某个团体,在一群服务器之间将解密权利进行分发,这在解决解密权利过于集中化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帮助。   本篇论文首先研究了无证书门限解密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对已有的一个无证书门限解密方案做了相关的分析,并指出它是不安全的,然后将Al-Riyami和Paterson为无证书加密方案构造的安全模型和门限密码学的概念结合起来,给无证书门限解密的方案提出一个更强的安全模型,此外,在Al-Riyami和Paterson提出的无证书公钥加密方案的框架上构造出了一个新的门限解密方案。该方案不仅在计算和通信上有更高的效率,而且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是安全的。我们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基于的困难问题是双线性Diffie-Hellman问题。   其次,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无证书代理再加密的方案和安全模型。在一个代理再加密的方案中,一个“半可信”的代理拥有一些特别的信息,这允许它将在Alice的公钥下加密而成的密文转换成不同的、能被Bob的私钥解密的密文。2006年,Green和Ateniese提出了基于身份代理再加密的方案,基于这个结构,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无证书代理再加密方案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模型。这个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具有选择明文安全,基于的困难问题是双线性Diffie-Hellman的判定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Web服务因其能解决Internet异构平台下服务的交互重用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传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型相比,Web服务抽象程度更高、粒度更大、
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类有严格时延、错误率限制的多播业务需求正在迅猛增加。而无线网络本身带宽多变、终端异构、丢包率高等与生俱来的特点对网络结构和协
视觉媒体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而且现在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并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视觉媒体与用户情绪反应之间的分析和建模研究已成
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其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分辨率图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图像超分辨率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热点。而由于物理器件
现今的并行编程实践多采用锁来同步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编程难且易出错;新引入的原子区构造虽简化了编程,但支持其实现的软硬件技术尚不令人满意。本文就同步提出一种新的语言
对于主观题自动评分问题,国外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的实用的评分系统,并提出了一些基于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学档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很少有成型的电子学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也没有把电子学档的应用
软件复用是近年来国内外软件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它能大幅度提高软件质量和生产率,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而如何有效地检索到用户所需要的软件构件是实现软件复用的一项关
由于计算机硬件的元器件、集成度、工艺和体系结构的发展几乎到了极限,因此,并行处理技术成为提高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手段。并行程序设计和并行编译技术是并行处理技术的关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以此为基础的物联网应用呈现出发展的态势。由于传感器节点易失效性,大规模传感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