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山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颇具才华的哲学家、思想家,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而又重大的影响。对先秦百家诸子学说的研究作为傅山学术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整个哲学史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学术价值。本文用文献分析法和文献学与哲学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傅山子学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着重探讨傅山子学研究对于当时中国哲学思想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意义。本文第一章讨论了“子学”范畴及其研究的历史性,进而着重分析了傅山之所以重视子学研究的原因。认为,傅山重视子学研究,有其个人性好方面的原因,有时代社会背景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则是傅山自己对学术思想历史发展的认知方面的原因。因此,傅山重视子学研究,是因他自觉认识到子学研究对于纠正理学空疏教条的弊端,以及保证学术思想正常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第二章介绍阐述了傅山子学研究的内容。认为,傅山对于子学研究的认识是明确的。他强调诸子平等,他的研究基于此平等原则基础上的对诸子的研究,而非针对先秦个别人物思想的研究;他强调“餐采”说,他的研究是自觉而广泛汲取诸子思想营养的研究;他强调“洗涤”说,他的研究是所谓“粘合皂角”式的对子学的整合研究,是为着涤除传统哲学之弊垢,出于哲学思想发展考量而进行的整合研究。在上文基础上,第三章对傅山子学研究进行分析评价,在指出其研究的局限性的同时,认为他的子学研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傅山的子学研究是自觉汲取先秦诸子之学的研究,具有开掘先秦思想资源的典范意义;其二,傅山的子学研究对于打破经学垄断、促进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其三,傅山的子学研究是出于涤除传统哲学之弊垢,是出于汲诸家精华而弥补及整合传统哲学的自觉之为,而这种弥补整合意味着传统哲学体系的更新和重构,因此,其子学研究还具有传统哲学更新重构之端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