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景观是体现住宅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植物种类的选择是景观营造的基础。不同绿地类型植物景观的配置、植物与各景观要素的有机配合对植物景观营造也尤为重要。本调查选择晋城市具有代表性的鼎秀华城小区和德源新城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整理和数据分析,对晋城市住宅小区植物景观配置进行研究,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晋城市生态环境特点,提出相应整改建议,为今后晋城市住宅小区绿地植物配置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从植物种类、生活型、观赏特性、生长状况4个方面对晋城市住宅小区绿化植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得出鼎秀华城小区的绿化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具代表性。这一小区共有绿化植物14科38种,其中乔木23种,灌木14种,草本1种;观花植物和观树姿植物最多,均为17种;小区中,春季开花植物最多,以红色系花为主;生长状况较好的乔木有14种,灌木有9种。(2)对3种不同绿地类型的群落结构和配置模式进行调查可知,2个小区均以公共绿地的群落结构的植物配置最为丰富,主要群落结构有“乔-灌-地被”、“乔-乔-地被”、“乔-地被”、“灌-地被”4种,主要植物配置模式有银杏-早熟禾、银杏-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球-早熟禾、雪松-早熟禾、蜀桧-龙柏球+金叶女贞球+黄杨球-早熟禾、龙柏球+黄杨球+大叶黄杨+红叶小檗-早熟禾、紫薇-小叶黄杨-早熟禾、紫叶李+黄杨球+大叶黄杨-早熟禾等;道路绿地主要群落结构有“乔-灌-地被”、“乔-乔-地被”、“乔-地被”3种,主要植物配置模式有国槐-早熟禾、国槐-紫薇+樱花-月季+早熟禾、紫叶李+碧桃-月季+早熟禾,龙柏球+金叶女贞球+大叶黄杨球-早熟禾等;宅旁绿地植物群落配置则相对简单,其群落结构以“乔-灌-地被”、“灌-地被”2种为主,主要植物配置模式圆柏-小叶黄杨+红叶小檗-早熟禾、龙柏球-早熟禾、龙柏球+黄杨球+大叶黄杨+红叶小檗-早熟禾、大叶黄杨+高杆女贞+红叶小檗-早熟禾等。(3)从微地形、水景、建筑小品、园灯园椅4个方面对不同园林要素植物配置进行调查与分析可知,德源新城与鼎秀华城无论从群落结构还是植物配置上有很大不同,均以规则式配置为主,通过植物的空间排列,与硬质景观造型搭配,形成主次有序、层次鲜明的景观效果,充分体现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理念。(4)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晋城市住宅小区植物景观配置存在树种选择相似、配置模式单一,乡土树种重视不够、优势品种利用率不高,绿地指标不合规范、管理水平层次不一等问题,并总结了各群落结构适宜的树种,对不同绿地类型植物配置提出建议。适宜的上层群落植物有15种,中层群落植物17种,下层群落植物4种。公共绿地应以“乔-灌-地被”、“乔-乔-地被”、“乔-地被”、“灌-地被”4种群落结构为主,植物种类丰富,景观水平较高;道路绿地应以“乔-灌-地被”、“乔-乔-地被”、“乔-地被”3种为主,植物配置相对简单,应适当增加花灌木类植物的应用;宅旁绿地以“乔-灌-地被”和“灌-地被”2种为主,一般以常绿植物和绿篱植物的简单搭配为主,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