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多天线Rake接收技术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宽带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纳秒至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安全性好,抗多径能力强以及成本低廉等许多优点,特别是它不需要占用额外的频谱,可与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同一频带内共存这一特点,使它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受到了广泛的注意。目前,超宽带通信技术已成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宽带无线通信中,多径信道传播会使接收的信号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从而影响信号检测。Rake接收技术和天线分集是宽带无线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抗多径衰落技术。它利用相同接收天线不同传播路径衰落的独立性,以及不同接收天线在足够空间距离时接收信号显示的衰落独立性,在分集合并后补偿衰落信道的损耗,增加信道的可靠性,提高系统性能并且不需要增加发射机功率。而均衡技术可以抑制符号间干扰(ISI)。 本文基于IEEE 802.15.3a信道模型,针对采用TH调制的二进制PPM超宽带系统,在密集多径信道环境中,从理论与仿真两个方面对采用RAKE接收机的单用户系统和多用户系统的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分集的UWB时域均衡Rake接收机,利用天线分集和Rake处理提高UWB接收机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并进一步设计了一个时域均衡器来消除接收信号的ISI。最后在IEEE 802.15.3a的信道模型下,针对DS-UWB系统,用MTALAB语言对提出的接收机进行了性能仿真与分析。 主要工作包括: (1)针对2PPM-TH-UWB系统,基于IEEE 802.15.3a信道模型,对单用户和多用户的超宽带通信系统Rake接收机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2)为改善传统Rake接收机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天线分集的UWB时域均衡Rake接收机。这种接收机能分别抑制多径衰落和符号间干扰(ISI)。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接收机的性能优于传统的Rake接收机。
其他文献
从1995年第一个互联网流媒体播放器问世,流媒体应用成爆炸性增长,流媒体的巨大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竞争。随着流媒体在中国逐步发展,流媒体成为热门技术之一。在国内,流媒
躯域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Body Sensor Network,WBSN)是以附着于体表或置于体内的传感器为通信终端的超短距离无线网络,其主要应用目标是辅助实现患者生理状况的无障碍监测
随着TD-SCDMA技术的不断成熟,TD-SCDMA网络也即将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基站、微基站、直放站终端的研发进一步深入,产品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些产品的一致性测试也急需展开。目前
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业务是上下行速率严重不对称的多媒体数据业务。TD-SCDMA系统中特有的灵活的时隙分配方式对多媒体业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TD-SCDMA系统中的的信
MIMO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系统的基本结构非常简单:任何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只要其发射端与接收端都采用多个天线,便可构成一套无线MIMO系统。并行的数据流由多个发射天
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问题。如何保证通信安全,防止信息在传送过程中被窃听、被破坏、被篡改,成为信息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业务要求的不断增长、多媒体通信与通信网容量的矛盾的日益突出,极大地制约了数字通信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目标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本文首先阐述
H.264/MPEG-4AVC(H.264)是由ITU-T和ISO/IEC的联合开发组共同开发的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采用H.264标准,在同等图像质量下的压缩效率比以前的H.263标准提高了2倍以上,因此,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