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条件对反倾斜坡变形的影响及开挖变形规律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环青藏高原东麓坡度陡降带内地势高陡,峡谷交错,该地区涵盖了我国主要的水电能源部署,快速河流侵蚀、高地应力场、强烈构造活动背景条件下,催生了大量的斜坡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危害着这些能源工程及临近区县安全,反倾斜坡倾倒问题便是其中一种。自然条件下反倾斜坡倾倒破坏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人类工程开挖诱发下,这个演化过程大大缩短,使得原本暂趋稳定的坡体出现变形破坏。目前,专门针对反倾斜坡开挖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而开挖对反倾斜坡的影响与对顺向坡、切向坡等其他结构坡体是存在差异的,故所得结论适用性非常有限。  针对开挖反倾斜坡,本文搜集了多个与开挖有关的倾倒斜坡实例,采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开挖条件下的反倾斜坡倾倒发育规律,提出倾倒优势条件;依据统计规律建模,设置数值试验探讨不同开挖因子对反倾斜坡变形响应的影响,并以灰色关联法为手段,分析了各开挖因子的敏感性;然后以典型开挖反倾斜坡案例为对象,对前文统计规律及数值试验所得结论进行举例及印证。本文针对开挖反倾斜坡,以工程地质分析、岩体力学为指导,结合统计学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  (1)统计了国内40个典型开挖反倾斜坡案例(先开挖后倾倒11处,先倾倒后开挖29处),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征以及斜坡地质特征,并提出如下反倾斜坡倾倒发育条件:①斜坡坡向与层面(或结构面)倾向相反,且两者夹角应≥120°;②斜坡坡角β≥30°,岩层倾角α≥40°;③85°≤α+β≤130°;④岩性:软硬相间(互层),上硬下软,软弱岩体,变质或节理化严重的硬岩;⑤坡体横向不连续,侧缘存在下切或临空。  (2)分别设置中倾角组、陡倾角组数值试验,模拟先开挖后倾倒和先倾倒后开挖两类斜坡,自然工况(无开挖)下,中倾角组变形不明显,而陡倾角组变形达6.32m,发生了显著倾倒变形。分析了开挖部位△H、开挖高度h、开挖坡度ω、开挖速率v对反倾斜坡变形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法得出不同斜坡的开挖因子敏感性排序分别为①中倾角组:开挖高度(h)>开挖坡度(ω)>开挖部位(△H)>开挖速率(v);②陡倾角组:开挖高度(h)>开挖部位(△H)>开挖坡度(ω)>开挖速率(v)。  (3)总结两组开挖数值试验得出如下规律:①变形范围均位于岩层法平面(Aydan基准面)以上坡体;②岩层倾角越陡越易倾倒,出现倾倒变形时,中倾角反向坡极易整体失稳,陡倾角反向坡能够出现较大变形(位移可达十米以上)但整体不失稳;③中倾角反向坡出现的倾倒变形深度一般应较陡倾角反向坡浅,但变形失稳更具突发性。  (4)通过现场调查某水电站典型开挖反倾斜坡的变形裂缝发育特征、以及首次开挖、二次开挖后的变形监测数据,认为斜坡变形主要分布在3240m马道以上,并且上游侧变形明显大于下游侧。从变形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分析,认为该斜坡变形破坏机制为上部卸荷拉裂~中部倾倒折断~下部下坐垮塌型,方量约30~35万m3。  (5)基于某水电站典型开挖反倾斜坡概化模型,进行不同开挖工况下的斜坡变形响应的数值分析,首次开挖工况下,斜坡变形破坏;二次开挖工况及优化开挖方案条件下,斜坡变形不显著;优化开挖方案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开挖量较二次开挖工况低。
其他文献
垦东披覆构造带是受垦东断层和垦东南断层控制而形成的大型潜山披覆构造,高点位于西南部。垦东地区勘探程度较低,仍有较大的勘探空间。本文,根据钻井、测井、录井及取心等资料,以
变型设计技术是当今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企业面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所面临的
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国内甚至世界油气藏的分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特点是裂缝比较发育,单井产量比较高,可以很快达成比较高的生产能力,因此这类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引起人
青河地区位于阿尔泰山东段西南坡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交汇地带,区内规模巨大的玛因鄂博断裂斜贯中部,构造位置非常重要,是国内外地质学者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地区之一,区内矿产
在我国沿海地区,海相淤泥类饱和软粘土分布极为广泛。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工程建设中要遇到许多饱和软粘土地基。利用经典的小变形固结理论在解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与建筑密度与日俱增,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不断兴建,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呈增高趋势。由于地震与构造对区域稳定性控制作用非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用白蟮泥和有机物制备的高吸水保水材料,用不同的有机物与粘土矿物制备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高吸水保水材料,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的高吸水保水材料。白蟮泥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车辆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以其经济而快速的特点,已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选择。但是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