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作为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在生产制造、销售流通、公共安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提高,它已经逐渐成为提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但RFID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识别准确率不高,标准化进程缓慢等。其中由于标签碰撞和读写器碰撞引起的标签识别效率较低是RFID技术的瓶颈之一。研究快速,安全、准确、低功耗的碰撞问题解决方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对RFID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特点、关键技术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等。然后特别针对无线数据传输中的标签防碰撞问题和读写器防碰撞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深入的研究。在射频识别系统的读写器范围内,要解决多个标签在同时向读写器通信而的发生碰撞问题,必需使用多路存取法。由于设计复杂性、成本、使用方式等的限制,空分多路法、频分多路法、码分多路法都不适合用于解决RFID系统的标签碰撞问题。本文对于采用时分多路法的ALOHA算法和二进制算法及它们的改进算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本文在结合了ALOHA系算法和二进制系算法的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帧的概念,并发展出了新型混合帧算法和时隙控制混合帧算法。通过性能分析及仿真可以看到相对于ALOHA系算法,两种新型算法将吞吐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混合帧算法有效利用了碰撞时隙和动态二进制算法的特点,使每帧中的时隙利用率、读取标签过程中的信道利用率提高了63%,减少了读取时间,改善了识别效率。时隙控制混合帧算法则又是在混合帧算法基础上对碰撞时隙进一步的研究调整,虽略微影响了算法的读取效率,但相对于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DFSA)效率仍提高49%以上,并且减少了碰撞时隙的长度及在极恶劣情况下读取标签的难度,降低了算法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