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 WC)是一种最常见的特发性任务相关性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书写时手部、前臂协同肌和拮抗肌过度不协调同时收缩导致的书写功能障碍。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书写痉挛的病变可能和受累手对侧的基底节区,尤其与壳核的功能障碍有关。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展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探讨这种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但至今仍无公认结论。因此,对书写痉挛患者进行脑功能研究,对于揭示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探求更好的病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书写痉挛患者痉挛性书写时脑功能区激活特点,探讨书写痉挛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采用fMRI组块设计,刺激形式采用静息-任务-静息的方式。应用Presentation软件设计刺激程序,通过视觉通道刺激器MR Vision 2000将刺激呈现给受试者。采用GE公司signal.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名书写痉挛患者和1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执行默写、手写、笔写三个任务时的脑功能活动分别进行全脑扫描。经过空间平滑、头动矫正等处理后,将两组数据进行平均化。数据分析应用AFNI软件系统,通过反卷积分析计算每个体素内的信号变化(定义p<0.0001具有显著意义),分别获得书写痉挛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应平均脑功能激活图。同时应用一般线性分析,通过任务间相减产生“笔写减手写”及“笔写减默写”的差异脑功能图,排除手指书写运动和中文字体处理相关脑区激活。将所得脑功能图叠加到经过标准化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