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指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医药工作者致力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传统的高通量筛选相比,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是一个更加方便和高效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高活性的,低毒的抗癌药物。18β-甘草次酸是一种从天然植物甘草的根茎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表明,甘草次酸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比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抗过敏等。但是,由于18β-甘草次酸的活性较低,因此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结构改造以获取高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该部分首先对18β-甘草次酸的基本理化性质,药理活性以及结构修饰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总结,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设计并合成了四小类共20个甘草次酸衍生物,包括甘草次酸-4-苄氧基苄基酯、3-氧代甘草次酸苄基酯;甘草次酸-肉桂酸/异烟酸缀合物,3-氟代苯甲酰基甘草次酸苄基酯,并使用1H-NMR,13C-NMR及HR-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第三部分:该部分对所获得的甘草次酸衍生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抗肿瘤的活性测试和药理测试,包括使用MTT法测试体外肿瘤(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宫颈癌细胞Hela)抑制试验;使用Annexin V/Phosphatidylserine法测试了化合物35g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试验。第四部分:该部分对合成路线进行了一个概括与总结,并探讨了合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MTT测试显示目标化合物36a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作用优于市售药物吉非替尼,化合物35g以及37b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优于市售药物多柔比星。凋亡测试表明化合物35g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除此之外,本部分还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且概括总结了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今后这类药物的研发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