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栅电极电容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容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能实现非接触测量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直线位移、角度位移以及空间位移等精密测量领域。但传统的电容位移传感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变极距型电容位移传感器量程较小、线性度差;栅电极电容位移传感器的电容变化信号耦合因素多、缺少方向鉴别功能等。研究结构简单、线性度好、精度高、量程大的电容位移测量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对现有电容位移传感器结构及信号处理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基于传统栅电极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大量程电容位移测量方案,包括一对相互交叉的发射电极和具有电气正交特性的双通道接收电极。通过等幅、反相位的高频正弦电压源分别激励交叉发射电极,可在其表面形成连续分布的相位交变电场,双通道接收电极通过电容耦合效应将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间的相对位移转换成一对正交调幅信号输出。文中首先采用ANSOFT MAXWELL软件构建了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的仿真模型,模拟了电容耦合特性,推导了单通道接收电极的调制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通道间输出信号幅值与相位的相对关系,从理论上证明了本方案具有近似标准正余弦增量位移信号输出特性,表明其具有位移测量细分及位移方向鉴别能力。针对接收电极与发射电极间气隙变化与单通道输出信号幅值的耦合干扰,提出采用双通道瞬时输出信号实现幅值归一化处理的算法,有效抑制了气隙波动对位移测量的负面影响。继而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TMS320F28335设计了双通道接收电极的信号处理系统,通过对电极耦合信号的带通滤波、信号放大、幅值解调、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了位移实时测量。并基于精密微动工作台及位移测量参考元件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评估了交叉发射电极、双通道接收电极电容位移测量系统的综合性能。在0.2~1.1mm的气隙条件下,该测量系统分辨率范围为82.3~4.2nm,灵敏度范围为3.6~72.6mV/μm,非线性误差<2‰,整脉冲位移测量重复精度为±1μm,连续位移检测重复精度>2μm,量程为100mm。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整脉冲重复精度高,位移检测的细分及方向鉴别处理便捷,对气隙波动的干扰抑制强,在精密位移检测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惯性式压电精密驱动器是一类利用压电元件形成惯性冲击运动的装置。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惯性式压电精密驱动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大行程、运动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主要优点,但是也存在电路控制或摩擦控制要求高、摩擦影响大和输出载荷能力小这三个方面的主要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惯性式压电精密驱动器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和推广。因此,针对现有主要问题,本文制定了相应的研究策略,提出了以非对称结构夹持的悬臂
无线局域网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和融合的产物,也是无线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IEEE802.11协议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基于IEEE802.11协议的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资源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等优点被各国竞相开发利用,但由于太阳能存在空间分布不均、间歇性大,因此其利用效率一直较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存储过程中,光伏电池的发电功率与蓄电池的吸收功率不能完全实时匹配,损失大量能量。因此,设计一种能实时采集光伏电池阵列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且能让蓄电池以最大限度存储电能的系统,对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效率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充电功率
热带气旋是危害中国的众多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一旦热带气旋登陆沿海城市,就会带来极其严重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因此热带气旋的准确预报,对于减轻其带来的灾害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