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业务将企业拥有稳定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信用增级等方式,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金融产品,既是金融市场创新的产物之一,又是证券公司业务创新的一大方向。 作为创新性的金融产品,首先,它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只要有优质资产就有融资途径,降低了融资门槛,提高了资金来源的灵活性;其次,它既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收益和风险介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资产配置选择,又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规模大、中间商管理费用低的投资工具,丰富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产品类型;最后它通过带动中小企业融资、推动公共部门资产发展、促进传统行业优良资产转型升级等方式,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特别地,作为证券公司的创新型业务之一,它解决了券商传统通道类业务吃紧的困难,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盈利增长点。从行业格局出发,因为各种规模券商的起跑线一致,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大且收益高,市场份额之战中尚未形成垄断或寡头局面,对中小型券商是关键的发展机遇。山西证券作为发展时间长但企业规模中等的中小型券商,尤其需要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新业务的发展解决公司业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改变其行业地位。 本文首先通过资料的总结,发现我国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并据此将其划分为萌芽、试点、暂停、重启和加速五个阶段。然后,通过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总结出现阶段行业限制弱化、基础资产丰富、产品多样化、券商竞争激烈等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山西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券商同业的横向比较,发现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业务规模排名中下且竞争力不足、资管业务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学历结构有待完善等问题。 紧接着,采用SWOT分析法,对山西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分析,得出:专业、资本等优势;信息系统依赖、人才储备不足等劣势;山西省金融改革、互联网+的发展等机会和宏观经济走弱、竞争加剧等威胁,并在文章的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加强公司内部治理、提高资产管理业务能力、创新资产证券化业务等三方面的六条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