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认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我国历来重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也出现了多种合作教育方式,如家校联系热线、家校通讯、校报和年鉴、家长会、家访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临,网络这种便利的通讯工具也为学校丌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利用利用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动?以家长、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各要素间的互动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互动方式会给学生、家长、教师带来哪些变化?这些问题都是有待解决的。本文通过作者组织、支持一所小学开展网上家校互动的研究过程,详细描述了网上家校互动的开展过程及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对发现的问题了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采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质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进行跟踪、研究,收集丰富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定量的描述(频次统计等)获得一般的系统的结构;再以质的研究(访谈、观察等)提供对研究结果的意义理解、丰富研究情节。质与量两种研究范式相结合而获得的研究结论可以有效的支持研究者在研究结构与意义上的联系。本文通过作者深入一所小学组织开展网上家校互动活动的过程,以研究者参与性观察视角对该校一个班级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过程进行了不间断连续观察,对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类型和互动内容、网上家校互动对学生、家长和教师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 构建网上学习共同体对家长、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有较高要求,同时学生对与该活动的重视程度、虚拟社区各项功能使用的方便程度、家长上网的方便程度、教师的网上参与程度及家长对教师的认同度等因素都对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2) 在社区中学习者的互动形式以个人间的互动为主、在互动时态上以异步互动为主,其中教师和家长间的互动占主导地位。3) 网上家校互动促使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为亲密,促进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网上家校互动提高了教师、家长的信息素养和家教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