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氮矿化的影响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土壤结皮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分布广泛,是当地植被恢复前期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我国贵州典型高原峡谷喀斯特石漠化区——花江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测定不同类型生物结皮(藻结皮、混合结皮、苔藓结皮)及其下覆表层土壤的物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等的差异,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异特征,揭示了生物结皮及其下覆表层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素;通过野外原位埋管培养实验,获取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氮矿化速率数据,揭示了喀斯特石漠化区域内不同类型土壤结皮对土壤氮元素转化的影响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全氮(5.07±0.75 g·kg-1)、全磷(1.83±0.19 g·kg-1)和铵态氮(1.83±0.78 g·kg-1)含量在数值上均表现为裸地<藻类结皮<混生结皮<苔藓结皮,但只有苔藓结皮差异显著;脲酶(748.68±191.04 U·g-1)、蔗糖酶(50.29±0.65 U·g-1)活性在苔藓结皮中最高,硝酸还原酶(16.66±1.02 U·g-1)活性在藻类结皮中最高。结皮层中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结皮下土层。结果说明,生物土壤结皮的发展和演替积累了越来越高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直到演替后期的苔藓结皮对土壤的改善作用达到显著;然而,这种积累作用往往仅表现在最表层的土壤中,尤其在结皮层中更为显著。生物结皮可以促进喀斯特石漠化区域表面土层养分的积累,对当地的植被恢复具有积极意义。(2)随着生物结皮的演替,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Sobs指数和Chaol指数逐渐增加,但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没有显著变化,且细菌和真菌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变化。生物结皮层的细菌和真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结皮下土层,但两层间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此外,不同类型生物结皮间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没有显著差异,而结皮层和结皮下土层间差异均显著;结皮层细菌和真菌共现网络比结皮下土层更复杂。共现网络双因素网络分析和Mantel test分析结果显示,全氮和脲酶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和共现网络均有显著影响。结果说明,随着生物土壤结皮的演替,细菌群落丰度逐渐得到提高,直到苔藓植物的出现,结皮(混生结皮、苔藓结皮)才对细菌丰度发挥显著作用,但对微生物(细菌、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受氮素和脲酶的显著影响,结皮层微生物群落丰度、共现网络复杂性显著高于结皮下层。生物结皮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促进作用,丰富了当地的微生物资源,对土壤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3)苔藓结皮、混生结皮和裸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春夏两季高于秋冬两季,夏季含量最高,冬季含量最低;在春、夏和冬季中,三种氮素含量在苔藓结皮中含量最高,混生结皮其次,裸地最低。在夏季,苔藓结皮土壤的净氨化速率显著高于混生结皮和裸地;在其他三个季节中,三种结皮类型间土壤净氨化速率没有显著差异,且冬季速率均为负值。在春夏两季,苔藓结皮土壤的净硝化速率显著高于混生结皮和裸地;在秋冬两季,三种结皮类型间土壤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在春夏两季,苔藓结皮土壤的净氮矿化速率显著高于混生结皮和裸地,秋冬两季,三种结皮类型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氮素转化的关键环境因素:土壤温度是秋冬两季氮素转化主要控制因素,土壤湿度是春夏两季氮素转化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能有效地促进氮矿化过程,是养分贮存的重要机制。综上,随着生物土壤结皮的演替和发育,演替后期的苔藓结皮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养分水平和微生物丰度,生物结皮表层可以显著积累土壤养分,并且促进微生物群落发展;此外,在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中,苔藓结皮的氮素矿化能力最强,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氮循环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丰富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结皮生态学研究,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过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并为石漠化生态恢复实践和建设管理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汉语来自分数表达的“X数分”和“X数成”两个系列副词,成员有不断增加的态势,且主要功能呈现分化:前者由数量表达发展为表达程度高,后者由数量表达发展为表达推测情态。本文通过具体语言事实考察两个系列数量组合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化脉络、语法化机制,同时结合具体语言事实说明数量表达和情态表达之间的内在关联。
牛焦虫病是较常见的虫媒传染病,该文阐述了此病的发生特征与危害,明确了该病的主要症状与诊断方法,介绍了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法与预防管理措施,给养殖户提供参考。
为探明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纳尘与固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明确其对土壤母质的风积作用,以典型风沙土和黄绵土上发育的生物结皮为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以及模拟纳尘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藻结皮、藻—藓混生结皮、藓结皮)的纳尘量和固土量,探究了不同风速、降尘粒径和降尘量下生物结皮纳尘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生物结皮纳尘量和固土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生物结皮的纳尘量为无结皮
为探究生物结皮发育驱动下土壤水蚀特征及机理,选取苔藓发育为优势种的退耕样地,设计5个盖度等级(1%~20%,20%~40%,40%~60%,60%~80%,80%~100%),以裸地为对照,在不同水流剪切力(6.12~19.64Pa)下进行冲刷试验。结果表明:结皮发育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含量,且高盖度结皮覆盖下养分表聚效应更加明显。生物结皮发育显著影响土壤分离能力,裸地土壤分离能力(1.4656kg/
随着计算机游戏的不断发展,对游戏个性化和用户交互体验的关注使得游戏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计算机游戏项目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研究计算机游戏软件平台上的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技术,并结合网络环境下的AI决策特点,及针对怪物猎人计算机游戏项目中的策划设计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以行为树决策为人工智能技术决策方式、基于导航网格的分层地图寻路、静态环境感知与动态信息计算相结合的游戏人工智能技
牛焦虫病又被称为血孢子虫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红细胞或者细胞浆中所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种疾病发生和流行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与蜱的活动密切相关。牛焦虫病在全国各地的牛养殖主产区广泛发生流行,会对整个畜牧养殖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为了防范牛焦虫病的发生流行,提高防控效果,就需要掌握该类传染性疾病的具体发生动态,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有效提高防控效果。笔者结合实际病例,探讨了牛焦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希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1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一千是多少,进一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2.初步学会数、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结合实际物品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沟通数的认识与运算的一致性。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一数、拨一拨等数学实践活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期刊
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显著影响土壤碳(C)、氮(N)、磷(P)循环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土壤微生物如何适应环境资源的化学计量变化仍不明确。本研究以三峡库区苔藓结皮为对象,分析结皮盖度(0、1%~20%、20%~40%、40%~60%、60%~80%和80%~100%)对土壤理化性质(0~5和5~1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