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鼹鼠妈妈讲故事》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以撰写实践报告书为目的对《鼹鼠妈妈讲故事》进行了汉朝翻译,题目翻译暂定为《(?)》,并结合理论撰写了实践报告书。该作品为儿童文学作品,共分36个小章节,每个章节用一个小故事给儿童讲述一些道理。这些小故事表达了人性教育及关心他人的理念,并通过作品传达了,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应该具备的忠诚,勇敢,坚持,恩惠,幽默,饶恕,信任等优良的品质特点。2014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该作品字数为53500字,译文为7万6千余字。目前尚无朝鲜语翻译本出版。笔者在金香花导师的指导下,以对该书翻译出版为目的,对原作进行了翻译,现已全部翻译完毕。本实践报告书共分5个部分。在绪论部分叙述了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想让7-12岁儿童接触更多的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撰写的作品,这是笔者所期盼的。在第二部分,对原作的作者及作品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译前分析和准备过程。在准备过程中对原文通读后掌握了翻译难点,然后读了很多平行文本和理论书籍。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即本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中,对翻译此文本中作为难点的题目、童谣、成语翻译为重点,举例说明在翻译过程中选词或修饰手法的依据。最后结语部分,写了完成此翻译项目中的难点、不足点及笔者的感受。起初笔者认为童话作品的语言相对简单,易懂,比较容易翻译。但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为了达到作品的翻译要求和质量,为了更贴切原文的角色性格及持有的特色,笔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资料阅读和资料搜索,进一步的在译文中体现儿童文学特有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成熟,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基于对原有纸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高效、准确地归集数据信息,具备数据异地灾备、
用盐酸-过氧化氢混合溶剂溶解废旧干电池正极活性物,用微波炉加热后,锰可定量留在溶液中,用高碘酸钾加热显色光度法测定锰的含量.适宜的溶解条件:盐酸浓度2mol/L,加热时间60s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破布叶的叶、茎、果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破布叶叶、茎、果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6.94%、5.15%和1.52%。回归方程为A=11.4486C-0.00543,r=0.9996。叶、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