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临床证候分型及中医症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72例癫痫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临床类型、病程、发病季节、籍贯、家族史、临床检查及中医证型等特征进行分析,重点探讨72例患者的中医证型、证候的分布规律,为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治提出了参考依据。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根据癫痫病的诊断标准,共收集癫痫患者72例。根据疾病的诊断标准将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将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建立Excel原始数据库。利用stata12.0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对其临床证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男42例(占58.33%),女30例(占41.67%)。≤14岁19例(占26.39%),15~30岁30例(占41.67%),>30岁23例(占31.94%)。广东的患者有51例(占70.83%、),湖北、湖南、广西的患者均有4例(各占5.56%),四川的患者有3例(占4.17%),福建、江西的患者有2例(各占2.78%),重庆、海南的患者均为1例(各占1.39%)。患者临床类型分布如下: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的患者有49例(占68.06%),部分性发作的患者12例(占16.67%),全脑性非惊厥性发作的患者5例(占6.94%),癫痫持续状态(SE)的患者有5例(占6.94%),难治性癫痫(RE)的患者有1例(占1.39%)。对患者既往史资料整理分析如下:有家族史的8例(占11.11%),无家族史的64例(占88.89%)。47例(占65.27%)病程≤1年,12例(占16.67%)病程为2-5年,10例(占13.89%)病程6-15年,3例(占4.17%)病程16-38年。此外,做了头颅CT的35例,做了脑电图20例,做了头颅MRI的17例。对患者发病季节资料整理分析如下:春季发病的患者最多,共20例,占全部病历的27.78%。其中立春和惊蛰发病例数相对最多,均为6例,各占总数的8.33%。其余属春季节气的发病率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清明(5例,6.94%)>谷雨(2例,2.78%)>雨水(1例,1.39%)。夏季发病的患者次之,为19例,占全部病历的26.39%。夏至和大暑发病的患者均为7例,所占比例各为9.72%。其余节气分别是立夏(3例,4.17%)、小满(1例,1.39%)、芒种(1例,1.39%)。秋季发病的患者为17例,占全部病历的23.61%。其中寒露属秋季节气中相对最多,有5例,占总数的6.94%。冬季发病患者最少,共16例,占全部病历的22.22%。其中大寒发病例数相对最多,有5例,占总数的6.94%。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如下:脾虚痰湿证共22例(占总数的30.56%),风痰上扰证,有20例(占27.78%),痰热内扰证15例(占20.83%),痰瘀阻窍证9例(占12.5%)、痰浊阻窍证3例(占4.17%),心脾两虚证2例(占2.78%),肝肾阴虚证1例(占1.39%)。将病例资料整理分析后,本次研究中涉及的证型有7种。脾虚痰湿证有22例,以脾气虚,痰湿盛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目上视、口吐白沫,舌质淡,苔白腻,脉多弦滑。风痰上扰证有20例,以风痰蔽塞心胸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头晕、口中有声,舌淡红、苔白稍厚腻、脉多弦滑。痰热内扰证有15例,以痰热蒙蔽清窍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夜寐不佳、小便频数、口中怪叫,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痰瘀阻窍证有9例,以瘀血痰浊内阻为主要临床表现,如突然昏仆倒地、大便干、角弓反张、手掌紧握,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细。痰浊阻窍证有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颤动、抽搐时发、呼之可应答,舌质淡红,苔白厚,脉弦细。心脾两虚证有2例,以胸闷、心慌、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记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肝肾阴虚证仅出现1例,以短暂四肢抽搐、健忘、心烦失眠、胸闷气促、两目干涩为主要表现,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由因子分析得出本病的证候要素主要涉及风、痰、瘀、虚、火热、精亏和惊。并以“痰”为主。主要病位在“脾”、“肝”和“心”,并得到三个证型,即肝脾不调兼血瘀证,脾肾两虚兼痰湿中阻证,心脾两虚证。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癫痫以男性患者为多,15~30岁的患者居多,临床常见疾病类型为GTCS,患者以广东人为主,主要在春季发病。检查方面,大部分患者都选择了脑电图和头颅CT来明确诊断。症状以突然昏仆倒地、神志不清、肢体抽搐,移时苏醒为主。临床证候方面,主要涉及有脾虚痰湿、风痰上扰、痰热内扰、痰瘀阻窍、痰浊阻窍、心脾两虚、肝肾阴虚等方面。其中主要症状包括突然昏仆倒地、手掌紧握、目睛凝视、口吐白沫、角弓反张、咬破舌头、头晕、恶心呕吐、纳差、夜寐不佳、疲倦乏力、口角流涎、喃喃自语、记忆力减退等。临床七型证候的总结可以为本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护理及预防提供参考。其主要证候要素为痰,主要病位在脾肝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药综合疗法("重楼血竭散"联合"盆复康汤")治疗输卵管妊娠腹腔镜剖管取胚术后的临床作用以及其对患者血清IL-2、IL-6浓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它的基本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炎症。患者病情迁延难愈,常常会累及全身多关节,最终导致关节功
目的:观察自制外用药柏肤康液对湿热下注型淤积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为辨证治疗湿热下注型淤积性溃疡探索有效药物。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淤积性溃疡(湿热下注型)的患者,随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记录仪,记录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侧丘墟穴不同时段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探究针刺左侧丘墟穴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具体调整作用,以指导临床
目的:分析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及影像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术前超声及MRI表现,以病理结果为参
背景:抑郁症[1](Depression)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持久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类疾病。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器官,其结构和功能复杂,也是外源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攻击的主要靶器官。机体短期接触较大剂量外源性物质可引起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幅度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今,高科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升人们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
吡哌酸是一种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主要对绿脓杆菌、大肠菌、变形菌、克雷伯氏菌等格兰仕阴性杆菌具有强的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抑制作用。抗菌活性比萘啶酸、吡咯
从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以及便于维护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直驱轮式轴向磁场风力发电机组,将风力发电机、叶片支撑结构和叶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紧凑型风力发电机组.分析了用软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