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B细胞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针对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建立对抗癌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的细胞株,分析其对于其它化疗药物是否存在交叉耐药,研究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并初步探讨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耐药细胞的作用是否通过bcl-2途径.方法:Raji细胞长期生长在阿霉素环境中,药物浓度随培养时间缓慢递增,逐步诱导细胞耐药;应用MTT法检测其耐药倍数及耐药谱;血细胞计数法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RT-PCR方法探讨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及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逆转作用.结果:建立了Raji多药耐药细胞株,耐阿霉素倍数约为10倍,对其它几种化疗药物存在交叉耐药,耐药倍数分别为:耐HHT 11.5倍、耐VP16 56倍、耐VCR67.6倍、耐DDP 2.3倍;耐药细胞一般形态与敏感细胞无明显差异;细胞倍增时间与敏感细胞相比也未见明显差异,分别为耐药细胞14.7h,敏感细胞14.4h;细胞周期分布有所不同,耐药细胞S期增高,提示其DNA合成活跃;耐药细胞中编码多药耐药蛋白Pgp的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表达未见升高,而编码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ulti-drugresistance associated gene,mrp)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均升高,给予抗CD20单克隆抗体F(ab)<,2>片段处理48小时后,bcl-2表达未见明显下降.结论:通过阿霉素诱导建立了一株多药耐药的人淋巴瘤细胞株,其耐药机制包括mrp及bcl-2的表达升高;抗CD20单克隆抗体F(ab)<,2>片段对于耐药细胞bcl-2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抗体作用可能通过bcl-2以外的其它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的效果,以探索防治MODS的新途径.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4年2月间收治于天津市第一
杯状细胞和黏膜腺体细胞分泌粘液是鼻腔和鼻窦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黏膜上皮表面形成的粘液毯可以俘获外来物质、防止机械损伤、维持黏膜表面的流动性。但是,在慢性鼻窦炎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老年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数及血浆vWF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循环内皮细胞数与血浆vWF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变化规律
目的:槲皮素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泛的生物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扩血管、降血压、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关于槲皮素的研究多集中在抗肿瘤、降血压等方面,而对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及血脂、纤维蛋白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在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虫传播,多在夏秋季流行,主要分布
胚胎植入、子宫蜕膜化反应和胎盘的形成是哺乳动物妊娠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妊娠的成功率。胚胎的植入是指具有植入能力的囊胚和处于接受态子宫之间的复杂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