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家。他的第二部罗曼司《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以潘钦和莫尔两个家族的历史纠葛为背景,描写了祖辈作恶及后代负罪救赎的故事,探讨了罪恶与救赎的人生命题。作品描写了异化的人、异化的现实和人类精神的荒芜状态,折射出其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从而揭示霍桑所要表达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本文欲突破以往从形式主义,道德教化等研究角度的局限,试图从精神病学的创伤理论出发,并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创伤解读,旨在为读者理解该作品提供新的角度,同时指导人们的心灵向更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本论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霍桑及其文学成就,《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故事情节,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视角以及文章的可行性与意义。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分析了潘钦和莫尔家族后代因承载诅咒所遭受的创伤,描述了他们在遭受诅咒创伤后的悲惨命运。第三章探讨了小说中描写的诅咒以及霍桑记忆中真实的诅咒。小说中描写的诅咒一方面指老马修?莫尔因宅邸纠纷对潘钦上校施的诅咒,另一方面指马修?莫尔因东部土地纠纷对杰维斯?潘钦女儿艾丽丝?潘钦施的诅咒;霍桑记忆中真实的诅咒与其家族史,历史观及生活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第四章讨论了两个家族后代的创伤复原。海波吉巴和克利福德在禁闭了多年之后开启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莫尔家族的后裔霍尔格雷夫与潘钦家族后裔菲比的爱情结合,莫尔家族的财产物归原主,众人齐聚潘钦法官的乡间别墅,这些都标志着两个家族世代的仇恨最终得到了化解。第五章概述了文章的结论。通过对两个家族矛盾化解过程的分析,一方面警醒人们罪恶会代代相传,同时也启示着人们都应为建立健康的人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和谐的社会环境付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