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效应分子Avh238寄主靶标筛选及功能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隶属茸鞭生物界卵菌门疫霉属,其引起的大豆根茎腐病是威胁全世界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在大豆疫霉与寄主植物长期互作过程中,病原菌向寄主细胞内分泌大量效应分子来干扰植物的抗病性,而植物则通过抗病基因识别病菌效应分子产生抗性,那么认识效应分子干扰植物抗病性的机理,明确大豆疫霉致病的方式途径以及作用在寄主植物的靶标位点,可以为有效的病害防控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对设计和改造抗病性有重要意义。多数的RxLR效应分子可以自由进入植物细胞,它们在寄主细胞内的作用靶标面向植物防卫信号通路的各个组件。这些效应分子协同互作共同发挥出病原菌最大毒性,调控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侵染,破坏植物的防卫反应,引起病害发生。Avh238做为大豆疫霉分泌到寄主细胞内部起重要作用的效应分子之一,不但能够抑制卵菌PAMP之一的NF1触发的HR,还能抑制其下游MAPK信号通路MKK1和NPKl组成性表达引起的PCD。功能实验分析发现,它是破坏寄主防御反应、促进大豆疫霉侵染定殖的关键分子。通过对Avh238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可以为揭示大豆疫霉引起植物病害的方式途径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6497(race2)菌株的Avh238为诱饵蛋白,在大豆茎cDNA文库中进行靶标筛选,并成功获得与之互作的蛋白即苯丙氨酸组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hytozome, Accession:Glymal0g06600)。PAL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最重要的酶,其活性与植物抗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沉默了PAL将导致辣椒疫霉的侵染力增强。Avh238为逃避寄主识别,在不同小种间存在丰富的序列多态性,本文利用体内体外互作实验证明了P7076(race19)菌株的Avh238P7076与PAL的互作关系,表明这种种间变异的产生并不影响其与寄主靶标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不同的突变体,寻找到了Avh238与PAL互作的关键区域82-122位氨基酸,而缺失了PAL基因的磷酸化位点195-202位氨基酸,将破坏这种互作关系,推测Avh238的毒性功能是通过抑制PAL的磷酸化作用来破坏抗病信号通路,从而阻止植物产生防御反应。在沉默了PAL的烟草上表达Avh238,发现PAL介导的信号通路不影响P6497(race2)菌株中的Avh238触发ETI,推测PAL是效应分子Avh238在寄主中的毒性靶标。Avh238被植物识别引发细胞死亡的途径是通过MEK2和Ga的相关途径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即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增进学生课堂学习活力.增进课堂活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要以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兴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逐渐被众多一线教师所接受.高中地理知识量较大,逻辑综合性较强,为了提升地理高考总复习的实效性,笔者采用思维导图形式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而,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思想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措施,能够促进作文教学作用的发挥,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
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及其近缘种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altissima(Olivier)均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总科Curculionoidea,象甲科Curculionidae
所谓“教书育人”,即是指教师的职责不仅限于传授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包括对学生开展德育,指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理
学习的方法或者说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哪种学习方法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率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有时候学习的方法好不但给我们节约了大量时间,还可以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这何乐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是促进学生表达
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良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每个人求知欲望的高低,大多取决于对这项学习中是否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