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方式和路径,具体地说,就是研究货币政策实施之后,货币政策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及消费,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的机制。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被分为信贷传导机制与货币传导机制两种。虽然对利率或汇率传统渠道集中了大量研究,但是信贷市场通过货币政策的作用对总支出有一个直接的影响。信贷传导机制理论正是在反思货币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之上渐渐发展起来的。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期,利率市场化道路还较为漫长,实体经济体系与金融体系之间还未形成一个联动体。因此,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不仅在理论上可以丰富信贷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同时在实践上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以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资产负债表机制理论及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评述。第三部分,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的现状分析。得出了,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践看,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都是以信贷传导为主的。第四部分,本文的核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金融市场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二,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产权结构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商业银行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三,从非均衡性信贷配给和均衡性信贷配给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信贷配给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五部分,本文的措施和政策建议。分别从目前应重视发挥信贷渠道的传导功能、积极探寻我国商业银行的再生之路、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及优化商行的均衡性信贷配给行为四个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提出了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