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国内外的汽车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向前发展。在中西方交流的过程中,科技翻译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习期间,笔者所在的公司从美国总部引进了一项线氧传感器技术,笔者参加了该传感器的组件说明书翻译工作,将“OSL Oxygen Sensor Component Specification”一文译成汉语。在这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尽可能准确地传递原文本的信息,实现文本交际目的。本篇翻译报告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翻译项目简介,介绍了此项目的来源、背景、基本内容,还有项目的目标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项目的翻译过程即“译前准备”和“译后审校”,其中包括“制定翻译计划”与“制作术语表”,“自我审校”与“校外工程师审校”。第三章介绍了科技文本以及本篇说明书的文本特征和相关翻译标准即准确、通顺和简洁。在“案例分析”这一章节中,报告选取了部分经典案例,详述了说明书中词汇翻译的难点,包括“普通词汇专业化的翻译”,“专业词汇的翻译”和“缩略词的翻译”。在句型部分,着重分析定语从句的翻译方式,包括“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另外还分析了“祈使句的翻译”和“被动句的翻译”。第四章总结了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与心得,反思笔者在专业知识、双语层面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今后笔者在翻译时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对项目的描述和案例分析,报告得出以下结论:说明书属于科技文本范畴,文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对于此类术语的翻译,译者应多查阅相关词典和一些专业书籍,或通过网络搜索获得准确信息。对于普通词汇专业化翻译,译者应先了解普通词汇的常规用法,联系上下文后将其翻译成专业领域的词汇。对于专业词汇和缩略语翻译,译者在翻译时要准确,避免歧义,使读者完全获得该信息。在翻译定语从句时,译者应先研究句子结构,理清逻辑关系,再按照中文表达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祈使句时,译者应把握好语气,准确、简洁地进行翻译。翻译被动句时,则可以采用将被动化为主动、将被动句处理成“把”字句或祈使句、直接将被动句译成判断句,以及将被动句译成惯用句型。近年来,科技类文本的翻译需求增多,笔者希望本篇翻译报告能为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为科技交流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