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拮抗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enzha2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也称为内毒素(endotoxin)是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及脓毒症(sepsis)最主要的致病因子。LPS致病作用的关键在于其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跨膜信号通路,活化宿主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抑制TLR4跨膜信号通路的激活是防治LPS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的有效策略。LPS诱导TLR4跨膜信号通路的激活受到多种信号蛋白/受体的调控,其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PS-binding protein,LBP)、CD14、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和TLR4是最重要的调控分子。LBP是介导LPS与靶细胞表面受体CD14结合的重要载体蛋白,可催化放大LPS诱导的炎症级联反应100~1000倍,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MD-2则被认为是LPS激活TLR4跨膜信号通路所必需的受体分子,在该通路调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TLR4跨膜信号通路活化的拮抗研究,LBP和MD-2可能是其中最为合理的关键治疗靶点。基于此,本研究拟在既往工作基础上,分别以TLR4跨膜信号通路中两个最为关键的调控蛋白(载体LBP和受体MD-2)为目标分子,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设计构建新的针对LBP和MD-2的小分子内毒素拮抗肽,并对其体外和体内抑制LPS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及可能机制进行初步研究,以期获得具有高拮抗LPS活性的内毒素拮抗肽,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实验方法与结果:1.以TLR4跨膜信号通路的关键载体LBP第91-108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即内毒素结合肽(endotoxin binding peptide, EBP)为亲代模板,基于增加EBP的疏水性、正电荷数,构建合理的两亲性小分子多肽的设计原则,通过氨基酸替换构建了一组内毒素结合肽突变体(mutants of endotoxin binding peptide, mEBPs);采用9-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EBP、mEBPs以及对照肽(EBP scrambled peptide, ESP),并利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CE-TAL)从中筛选获得1条比EBP中和LPS活性更强的突变体mEBP9(氨基酸序列为: WKVRASFFKLKGSFKVSV)。2.体外活性检测结果显示mEBP9呈剂量依赖性中和LPS活性,并可竞争性抑制rLBP与LPS结合,抑制效应明显强于EBP(P<0.05)。进一步的细胞学实验显示mEBP9可显著抑制人THP-1细胞(经豆蔻酸-佛波醇-乙酸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诱导分化为成熟巨噬细胞)和小鼠RAW264.7细胞对LPS刺激的过度反应,明显降低效应细胞TNF-α和IL-6分泌及TNF-αmRNA表达水平(P<0.05);且对该两种细胞生长均无可见的毒副作用。3.体内生物学效应评估显示mEBP9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具有比EBP更好的保护效应,可明显降低LPS刺激24h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内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总蛋白及TNF-α水平(P<0.05),明显减少小鼠肺部支气管周围和肺泡间隔内的炎性细胞浸润。而且,mEBP9还可明显降低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48h死亡率,降低血清转氨酶ALT和AST活性及TNF-α水平(P<0.05)。4.针对TLR4跨膜信号通路的必需受体MD-2,在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基础上,设计构建了1条新的源于MD-2蛋白本身的模拟肽(MD-2 mimetic peptide,MDMP),其氨基酸序列为:CHGHDDDYSFCFSFEGILFPKGHYR,由理论上推测的MD-2蛋白的两个独特的功能结构域组成:MD-2与TLR4的结合域(Cys95-Cys105)及MD-2与LPS的结合域(Phe119-Lys132)。5. ELISA直接结合及鲎试剂中和试验显示,经Fmoc固相合成的MDMP不仅可与LPS结合,还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LAL活化,而对照肽(MD-2 scrambled peptide, MDSP)则无类似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用MDMP预处理可明显减弱RAW264.7细胞对LPS刺激的反应,包括下调RAW264.7细胞表面TLR4-MD-2复合体的表达、抑制FITC-LPS与RAW264.7细胞的结合、降低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TNF-α分泌水平(P<0.05)。6.在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MDMP预处理可显著减少LPS刺激24h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总蛋白和TNF-α分泌水平(P<0.05);并减少小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MDMP预处理对LPS/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亦具有保护效应,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死亡率、减少肝组织内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和TNF-α水平(P<0.05)。结论:1.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LBP的LPS结合位点肽段进行选择性突变和改建,成功筛选获得比亲代EBP拮抗LPS活性更强的突变体mEBP9。活性检测分析显示,mEBP9可能是通过直接中和LPS及竞争性阻断LBP与LPS结合,从而在体内外抑制LPS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该研究结果为以抑制LBP的催化放大效应为靶标的脓毒症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2.基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设计构建的MD-2模拟肽(MDMP)可在体外和体内抑制LPS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MDMP的这种拮抗效应可能与其中和LPS活性、下调TLR4-MD-2复合体表达以及降低MAPKs和NF-κB信号激活有关,提示针对MD-2的拮抗治疗是抑制TLR4跨膜信号通路激活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3.上述结果表明针对LBP和MD-2设计构建的小分子内毒素拮抗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LPS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但TLR4跨膜信号通路的激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对单一分子的阻断可能还不足以完全拮抗LPS活性,目前的实验结果为下一步联合应用mEBP9和MDMP进行多位点协同拮抗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正>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子宫肌瘤
会议
选取清代笔记中的布札、奔巴、丹书克、鄂博、锅庄、呼必勒罕、胡土克图、喇嘛、哈达、夹坝等部分藏、蒙语予以研究诠释。研究少数民族词语,可在历代笔记中找到大量的佐证材
以栽培大豆品种‘Jackson’为试材,用萌发5 d的子叶节作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萌发培养基和诱导培养基中,分析和比较TDZ(噻二唑苯基脲)和6-BA(6-苄基腺嘌呤)单独和复配
脑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对于疾病防治和脑功能认识都有积极意义。脑疾病涉及面极广,其中,相关的神经调质及其受体近年来受到关注。例如,在脑缺血与外伤等损伤性病变中,
河南民歌资源丰富、风格众多,但一直以来推广力不强,加上河南豫剧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河南民歌的光芒。事实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新音响、新音乐的不断产
介绍了符合Zigbee协议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及其ARM基站的结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由STC单片机、CC2420无线通信模块、TLC2543 A/D转换模块组成;ARM基站由S3C44B0X微处
常见的电压控制型BUCK直流变换电路,实际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存在一定偏差,对于对电源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来说,常用的控制算法无法满足要求。基于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数字控
本文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原理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空间运动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转向梯形断点位置的确定进行详细分析计算,编制了确定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通用优化计算程序。
分析了基本的电压型两步换流策略,在输入两相电压值接近(电压换区间)时刻,由于输入相电压的相对大小判断错误而导致输入相的短路现象以及原因。为此,提出了基于电压型两步换
针对现有服装销售管理的现状及信息化需求,研究了基于B/S结构的服装销售管理系统,并利用asp加以实现。通过三层结构实现了系统的原型设计,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服装销售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