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杨应拉木茎形成层cDNA文库构建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 nigra)是东北地区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材性好等特点,已经广泛用于制造各种板材和造纸工业中。为研究小黑杨应拉木木材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并鉴定出木材形成相关基因,通过模拟重力对小黑杨茎生长产生影响后,进行了以下研究。以小黑杨茎形成层组织为材料,分别构建了模拟重力胁迫后弯曲茎上侧与下侧形成层cDNA文库,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1.2 kb、1.3 kb,重组率约为98%、95%。通过对小黑杨形成层组织cDNA文库的测序,获得了6 048条高质量的ESTs序列,其GenBank接受号为:GH626174-GH632222。这些序列共代表了5 007条单一基因(unigenes),其中包含621条contigs和4 386条singlets。对EST序列进行功能注释表明,其中5 334条EST(代表4 582条Unigenes)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基因具有高同源性。EST分析表明,文库中功能未知(Function unknown)的基因占30.56%、控制代谢(Metabolism)类基因占13.3%,蛋白合成(Protein synthesis)类占11.25%、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类占8.49%、蛋白质定向(Protein destination)类占6.45%、转运(Transport facilitation)类占6.03%、细胞防御(Cell rescue, defense)类占5.85%、转录(Transcription)类占5.8%、细胞结构(Cell structure)类占4.45%、细胞生长,分裂(Cell growth, division)类占3.46%、能量(Energy)类占3.5%、光和(Photosynthesis)类占0.86%。共鉴定了437条可能与形成层发育及木材形成有关的EST,它们代表了352条单一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了木质素合成、细胞结构构成、细胞壁多糖合成代谢或发育调节等,占总EST的7.2%左右。选择了文库中11条表达明显差异的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比较了这些基因在重力胁迫下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发现在模拟重力胁迫后这些基因的表达趋势出现明显差异,与纤维素合成相关的基因如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ellulose synthase, CesA)、蔗糖合成酶基因(Sucrose Synthase, SUSY)、ACC氧化酶基因(ACO)等基因胁迫后在TW中表达丰度高于其在OW中的表达。尤其是FLA基因家族(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在TW中大量表达,而在OW中几乎不表达;相反,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基因如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affeoyl CoA 3-O-methyltransferase, CCoAOMT)、苯丙氨酸裂解酶(phenylalanine ammonia,PAL)、漆酶(lacc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等基因在TW中表达丰度低而在OW文库中表达丰度高,转录因子MYB基因在TW中表达丰度大于其在OW中。通过EST分析获得了与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其中3条木材形成相关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它们在木材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CBF是植物抗逆转录因子之一,为研究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在大青杨中的功能,为杨树抗逆基因工程提供基因材料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大青杨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大青杨PuCBF基因,对其
白腐菌具有三种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漆酶(Laccase)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因此,白腐菌对木质素具有很强的降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库区内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三峡库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树种之一。作
油桐原产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桐油是优质干性油,桐油主要成分是以桐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桐油还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但桐油存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的问题。本研究以对年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构建油桐cDNA文库、简并PCR, RACE技术,RT-PCR等方法,分离克隆了oleosin、FAD3、FAD9等油桐油脂贮藏、合成的相关基因,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调控
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 aromaticum)是由刘启宏先生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发现并命名的,其根、茎、叶、花都具有浓郁的香气,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园林观赏植物。因
牡丹隶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ceae)牡丹组(section Moutan DC.),是我国重要的观赏花卉及药用植物。由于其种子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
采用盆栽法研究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等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以及活性肥、菌肥对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长期以来的生产实践表明,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杉木的铝毒害被认为是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