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光催化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半导体材料因其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巨大的发展前景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光催化领域,但ZnO较宽的带隙和较大的电子-空穴对(e-h+)复合率局限了光催化活性和对可见光的有效利用。对ZnO进行掺杂和表面改性等可有效改善对光的响应,铁(Fe)原子的掺杂对ZnO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且ZnO(0001)表面对可见光的响应也高于ZnO体结构和其他三个低密勒指数表面。因此,Fe原子的吸附和掺杂对提高ZnO(0001)表面可见光响应的作用机理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另外,稀土金属钇(Y)原子掺杂也可以很好的提高ZnO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吸收,并且Y往往会与ZnO中的缺陷共同影响ZnO的光电等性质。ZnO单层(ZnO-ML)由于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因此Y原子和缺陷共掺的ZnO-ML体系也具有提高光催化性能方面的潜力。本文利用基于GGA+U修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别研究了Fe原子掺杂和吸附的ZnO(0001)表面体系、Y单掺和Y与空位缺陷共掺的ZnO-ML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计算了Fe原子吸附的ZnO(0001)表面体系,并考虑了H3、T4和Top三个高对称性的吸附位点。计算的吸附能说明,与T4和Top位点的体系相比,Fe吸附在H3位点时体系的吸附能最小(-5.665 eV)。与纯ZnO(0001)表面的光吸收峰(1.72eV)相比,Top位点体系的光吸收峰红移最明显,移动至1.17 eV,并且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吸收系数的升高最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在禁带中和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与Fe相关的能级,提升了光生e-h+的分离率。静电势的计算表明,当Fe吸附于Top位点时,ZnO(0001)表面的功函数下降最多,从2.340 eV减小到1.768 eV。此外,基于能带结构分析了光催化降解原理,Fe的吸附将有利于光生电子向吸附的Fe原子转移。2.计算了Fe原子掺杂的ZnO(0001)表面体系,并考虑了四个掺杂位点,包括在允许弛豫的表面三个Zn-O双层中取代Zn原子的掺杂位点(P1、P2和P3)和一个Zn原子构成的八面体中心的间隙位点(Pi)。计算的形成能说明Fe会优先占据ZnO(0001)表面最顶部Zn-O双层的Zn位点。与纯ZnO(0001)表面相比,Fe-3d态将在Fe原子掺杂于P1、P2和P3位点时体系的带隙中产生杂质能级,且导带向更低的能量区域移动,而Fe原子掺杂于Pi位点时体系的带隙降低至1.434 eV。电荷差分密度计算证实了Fe与相邻的O或Zn之间所成化学键的情况。Fe掺杂ZnO(0001)表面体系的光吸收系数在0到3.5eV的能量区域内显著增强。P1、P2和P3位点的光吸收峰移向较低的能量区域(<1.63eV),而Pi位点的光吸收峰移至2.23eV。3.计算了三个不同掺杂浓度的Y掺杂(x=6.25 at.%、11.11 at.%、25 at.%)以及Y与Zn空位(VZn)或O空位(VO)共掺的ZnO-ML体系。计算的形成能体现出Y掺杂浓度越高,形成能越大,掺杂体系越不容易稳定。Y掺杂的ZnO-ML体系的带隙都宽于纯ZnO-ML(4.056eV),且掺杂浓度越高,带隙越宽,上自旋的带隙中(费米能级附近)都产生了与Y原子相关的杂质能级,有利于光生e-h+的分离。原子布居和键布居分析证实了Fe与相邻的O之间的所成化学键以及电荷转移的情况。相应地,Y掺杂的ZnO-ML体系的光吸收边都红移至低能量区域,都产生了新的吸收峰,并且掺Y的浓度越高,体系光吸收的增强越显著。另外,与Y单掺的ZnO-ML相比,Y与O空位(VO)共同作用使ZnO-ML在近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系数进一步增大,这是因为Y和VO共掺的ZnO-ML的禁带宽度(4.27eV)比Y单掺的ZnO-ML体系的禁带宽度(4.45eV)小,且共掺体系的杂质能级Ev+1.33eV比Y掺杂体系的杂质能级Ev+4.0eV离价带更近。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ZnO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种非线性科学中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是在一个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看似无规则的且具有内在随机性的复杂现象。这里,确定性系统是指由确定的动力学方程
<正>社会学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形成使原有的社会秩序发生变化,社会动乱不安,宗教控制力量式微,全球性探险与殖民发掘使不同于传统社会的
会议
泛亚铁路的修建能够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和文化深层交流。目前我国高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基本上靠的是先进的技术、优质的制造以及低成本的价格,但是面对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消费水平等需求的差异性,我们需要在设计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适应不同的需求,因此基于泛亚铁路进行跨境高铁观光车厢内室研究和设计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泛亚铁路中线高铁观光车厢内室为设计对象,通过调查本线路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探
围绕涤/锦/棉装饰面料的短流程液体分散染料/涂料的同浴染色和阻燃整理,筛选了 31只液体分散染料对3种织物(棉、涤/锦、涤/锦/棉)染色性和色牢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和评价了 3只液体分散染料(红MP,黄MP,蓝MP)的染色性能;然后与3只涂料(Y-201,R-202,B-203)进行同色拼混,考察了满足浅色、中色和深色要求的液体分散染料/涂料的同浴染色工艺条件,以及染液添加剂(3种增稠剂(PT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额大、建设质量要求较高,工程建设按期完成是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的关键一环。随着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对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的管控难度提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涉及到免疫、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微血管异常、神经精神因素以及神经介质等多方面原因。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环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初始含水量、不同温度和不同包装的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测定,发现贮藏茶叶含水量变化呈曲线上升趋势,并且增速先快后慢;初始含水量低的茶叶贮藏中的吸
本论文主要研究尼龙织物的羧甲基化改性及其对织物阻燃后整理的影响,通过竣甲基化改性提高尼龙织物表面的反应性,再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通过提高尼龙织物与阻燃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赋予织物较为持久的阻燃性能。首先,采用氯乙酸对尼龙织物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温度、浸渍时间、氯乙酸浓度、异丙醇用量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以羧基的取代度作为筛选指标,优化工艺得到尼龙织物的改性工艺为:氯乙酸浓度为10%,异丙醇用量为9
目的了解公众对食品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展开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公众进行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制订调查问卷,匿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