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进行四诊信息的收集,运用统计学方法,总结GERD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总结GERD证候及证素特点,探讨GERD的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诊断、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制定GERD临床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四诊信息,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究GERD的中医病性、病位等证候要素,探讨中医病因病机。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37例病例,男女比例1.45:1,最小22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为54.25±13.288岁,年龄组中年组所占比例最大(42.34%),年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0.05)。2.GERD的中医证型频率:肝胃郁热证(32.12%)>胆热犯胃证(18.98%)>中虚气逆证(16.79%)>气郁痰阻证(15.33%)>脾虚湿热证(12.41%)>瘀血阻络证(4.38%),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512、P=0.454);各证型病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中虚气逆证、瘀血阻络证病程一般>1年。3.GERD临床主要症状为:反酸84.67%、烧心78.83%、胃脘胀满62.04%、嗳气59.85%、纳呆51.82%、胃脘隐痛45.99%、胃脘灼痛39.42%、口干欲饮38.69%、咽部异物感37.23%、小便色黄37.23%。4.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肺、心、心神有关。病性实证以气滞、痰、湿、热、食积为主,虚证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结论:1.GERD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中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2.GERD中医证型以肝胃郁热证最为多见。3.GERD临床主要症状为反酸、烧心、胃脘胀满、嗳气、纳呆、胃脘隐痛、胃脘灼痛、口干欲饮、咽部异物感、小便色黄。4.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肺、心、心神有关。病性实证以气滞、痰、湿、热、食积为主,虚证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