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板连铸坯热跟踪模型开发与应用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消除连铸坯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有效手段,连铸坯凝固末端轻压下技术和重压下技术在连铸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凝固末端位置的确定是实施动态轻压下和重压下的前提条件,国内大多数钢厂使用在线热跟踪模型来确定凝固末端位置。因此研究在线热跟踪模型,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对优化压下工艺和改善铸坯质量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国内某钢厂的板坯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自主编程开发的方式,研究了微观凝固模型,建立了基于物性参数的二维凝固传热宏微观耦合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在线热跟踪模型,探讨了连铸工艺参数对模型的影响,研究了元素宏观偏析对模型的影响,将在线热跟踪模型应用于铸机的动态重压下控制系统中,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本文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钢液凝固过程中相组成变化会对物性参数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微观凝固模型,模拟了凝固过程中的相组成变化和溶质的偏析行为。利用微观凝固模型完成了对相分数、导热系数等物性参数的计算过程。(2)建立了板坯凝固传热宏微观耦合模型。连铸过程中铸坯表面由于受热的不均匀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匀。通过对热量的研究,可得宽面中心线沿宽度方向的散热量约占其总散热量的4%。根据射钉实验结果和生产过程中的压力反馈值来看,建立的凝固传热宏微观耦合模型要比常规模型更加准确、合理。(3)建立了基于物性参数的在线热跟踪模型。将微观凝固模型计算得到的物性参数保存到数据库,再从数据库中读取当前温度下对应的物性参数来完成温度场计算。通过模型对比表明,建立的在线热跟踪模型来可近似模拟板坯宽面中心位置的凝固状态。(4)在拉速0.7-1.0m/min区间,拉速每增加0.1m/min铸坯凝固终点的位置约向后移3m。而在拉速0.83m/min,浇铸温度1540℃的条件下,二冷区中分别采用强冷、中冷和弱冷计算的凝固终点的位置分别为22.9m,23.34m,23.85m。元素的偏析会使得凝固终点向后移,并且C元素的偏析对物性参数和模型计算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P、S元素。(5)使用固定碳成分计算的坯壳厚度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5.65%,而使用检测碳成分计算的坯壳厚度平均误差为4.3%,因此使用检测碳成分的方式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在线热跟踪模型计算得到的表面温度值与实测温度值的偏差在±10℃内,模型表面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动态重压下系统有效提高了铸坯的质量问题,间接说明了在线热跟踪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本论文综合应用三维地震解释预测、测丼解释、岩心资料以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杏树岗油田杏76区块扶余油层砂体发育特征及含油富集规律开展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在精确层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在逆境中依然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平稳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来看,大力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火力发电技术对促进我
葡萄(Vitis vinifera L.)隶属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s)、蔷薇亚纲(Rosidae)、鼠李目(Rhmanales)、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其栽培
HDD油田于1998年在石炭系东河砂岩段取得突破后,前人已对该研究区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随着开发程度加深,有很多新的问题有待解决:对新收集岩心观察资料尚未开展深入的研究及
目的:研究NMDA诱导大鼠兴奋性损伤后GRP78在视网膜中的表达规律,探讨ERS在兴奋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清洁型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对照组6只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过载”问题使得人们难以在海量信息中找到真正的需求,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挑战之一。现在信息体系下,具有丰富的用户行为历史数据。推荐系统通
针对红阳二矿西三下部采区深部厚煤层压煤开采问题为研究背景。为了最大限度开采村下压覆煤炭资源,探究深部条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解决深部条采尺寸设计及变形预计等问题,实
复合材料液压机是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的关键装备,其具有成型快、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面对复杂形状制件可实现一次成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新能源发电等高新技
超级电容器以充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体积比容量及质量比容量高、体积小、环境友好等优异性能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碳材料由于其原料来源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可以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对物体进行成像,依据其光谱分辨率和成像波段范围方面的优势,能够探测到许多普通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