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当今世界文坛享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创新的叙述机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2007年,多丽丝·莱辛更是凭借其代表作《金色笔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色笔记》中通过主人公安娜对自己不同生活侧面的记录,揭示了多个人物所受创伤的原因、症状及复原过程。《金色笔记》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然而以往对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学主题、女性主义和叙事机制等方面,鲜少有学者运用创伤理论对其进行探究。20世纪20年代起,以西格蒙·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将生理创伤以科学的形式阐述,并开始关注人们的心理创伤。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卡西克·鲁斯和朱迪斯·赫曼为主要代表的理论学家们提出了创伤理论。创伤理论是一个以分析创伤事件,创伤症状和创伤复原为核心的著名理论。本研究依据创伤理论,通过分析《金色笔记》的文本内容,总结出对作品中人物造成创伤的客观原因,分析了人们在生理、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不同创伤症状。最后根据朱迪斯·赫曼对于创伤恢复三阶段的理论研究,总结出作品中人物运用自我重建、叙述创伤经历和写作疗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创伤复原的过程。将创伤理论与文学作品相结合,为文学评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展了研究《金色笔记》的深度和范围。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小说中具体人物的创伤经历来探索其创伤原因,揭示创伤症状以及分析其创伤恢复的历程。研究表明,人们的生存状况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战争和暴力会毁灭人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主流政治理念的变更也会带给人们无尽伤痛,如第二次世界战争、非洲殖民地上的种族歧视和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弱势地位都是带给人们创伤的具体原因。而不同的创伤经历会导致人们出现焦虑、困惑、沉默、逃避和写作障碍症等不同创伤症状,进而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富有人文主义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莱辛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创伤症状的描写警示着世人,以此引起人们对创伤人群的关注,并通过描绘小说中人物的创伤恢复经历,为人们提供抚平创伤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