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地区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而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不平衡,更扩大和加深了这种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直接造成两大后果:一是东南沿海地区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受到明显限制,尽管它可以利用便利的水运条件拓展国际市场;二是经济落后地区收入增长持续落后,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其他矛盾。因此地区差距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劳动力流动数量不断扩大,2004年全国发生流动人口数量达到850多万,且劳动力流动的地区分布极度不平衡,地区间差异非常明显,劳动力大都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主要以流出为主。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流入地区与流出地区)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变化及扩大或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劳动力流动如何影响流入地区与流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大或是缩小了地区差距,成为区域经济理论及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学术界对于这种影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认为劳动力流动同时促进了流入及流出地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发展差距,二是认为劳动力流动将进一步扩大地区发展差距。本文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我国省区经济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向和强度表现不同,劳动力流动中的流入、流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流入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将扩大地区发展差距;劳动力流出对东西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从而产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力量。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及人力资本障碍,劳动力流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这股力量无法与劳动力流出扩大地区发展差距的力量相抵抗,使得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状况此消彼长,总体上还是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
其他文献
"国学"的内涵很自然地与经典文化联系在一起,而在这种认知中是没有小说的位置的。但是,古代小说具有多方面价值,只要不放弃"国学"概念,古代小说就不应被排斥在"国学"之外。我
谈话类电视节目一直是荧屏上深得受众喜爱的节目类型,其节目的成功与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本文探讨了主持人在节目中与受访者谈话中的倾听艺术,提出了如何掌
构建地质旅游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地质旅游科学开发与保护,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合理有效地引导地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调整生态
结晶性高聚物的结晶行为是影响其微观结构并决定制品最终性能的关键因素。高聚物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受到剪切、拉伸等作用时其结晶行为将发生变化。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高聚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部地区要切实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科学崛起的着力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利于构筑区域分工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伴随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这些已日益威胁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的共识。环境问题受到关
探讨了不同肥密因素下分期青刈、麦茬复种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25种肥密组合中4个组合效果较好者,产量可达59.6 t/hm2以
【正】 1986年4月19、20日晚,在北京音乐厅,由中央乐团演奏了瞿小松的交响音乐作品:《打击乐协奏曲》、《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室内乐作品《Mong Dong》和《第一交响乐》。听
目前,国际社会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挑战。其中,畜牧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占很大比重。在全球提倡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畜牧业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4个重要的
2006年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而形成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而公允价值的再度运用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2006年9月15日,FASB发布了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