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90年之际,各国代表参与并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的核心是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其中SDG15明确指出陆地生态系统的净化水源、保持水土、清洁空气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稳定性等服务功能。如何利用地球大数据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止荒漠化、制止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越来越强,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出现不匹配现象。因此,建立健全生态补偿,量化区域内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辽河流域作为中国七大流域之一,地处生态脆弱区和屏障区。本文基于GIS平台,借助In VEST模型、Geo DA软件及R语言等对2015年辽河流域4种生态系统服务(碳储存服务、土壤保持服务、食物供给服务、产水服务)供给和需求进行量化,基于权衡协同程度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进行评估,为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2015年辽河流域产水服务总供给量为5.1×1010t、食物供给总量为5.5×107t、碳储存服务总供给量为1.9×109t、土壤保持服务总供给量为2.1×109t;产水服务总需求量为2.1×1010t、食物需求总量为1.5×107t、碳储存服务总需求量为1.2×108t、土壤保持服务总需求量为1.2×108t。(2)2015年,辽河流域产水服务供给与碳储存服务供给、碳储存供给与食物供给服务供给、产水服务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供给、食物供给服务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供给表现为权衡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88、-0.51、-0.41;产水服务供给与食物供给服务供给、碳储存服务供给与土壤保持服务供给表现为协同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41。土壤保持服务需求与食物供给服务需求、产水服务需求和碳储存服务需求之间表现为权衡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4、-0.94;产水服务需求与碳储存服务需求、产水服务需求与食物供给服务需求、食物供给服务需求和碳储存服务需求两两之间为协同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73、0.93。均方根偏差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内、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程度不同。(3)2015年辽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供需比、食物供给服务供需比、碳储存服务供需比和产水服务供需比分别为0.10、0.37、0.24和0.20,生态系统供需比均为正值说明在流域尺度上,4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均大于需求量,其中食物供给服务供需比值最大。4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匹配方式:高供给-高需求、低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高供给-低需求分布格局空间差异较大。
其他文献
药用真菌猪苓因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受到了广大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以采自吉林省8个不同产地的野生猪苓为试验材料,根据《中国药典》中对猪苓质量评价的规定,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质量的指标,所以本文主要以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的含量为划分道地性适生区的主要依据,结合猪苓生长的环境因子、化学因子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初步探讨吉林省野生猪苓的道地性适生区域。通过猪苓产地菌核表面
敦化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连作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土壤肥力下降,为保护土壤质量,本试验以延边地区9年定位试验点,玉米-大豆轮作为研究对象,大豆连作为对照,通过土壤理化性质、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探究玉米-大豆轮作后对土壤改善效果、大豆的生长效应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期为敦化地区土地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结论如下:轮作可提高土壤的p H值,降低土壤的EC值。
桑黄(Sanghuangporus spp)在其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为营养因素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桑黄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因子,其中光照是环境因素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菌丝的长势情况、外部形态以及菌落的色泽变化等都会因光照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本研究以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菌丝为试验对象,采用冷光源光质培养箱设置红光、蓝光两种光质处理,设黑暗为对照,观测桑黄菌
本试验主要通过在牛粪堆肥过程中接种不同的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复合菌剂,研究其对堆肥效果产生的影响。将牛粪和玉米秸秆按照3:1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试验分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剂)、处理组1(0.5%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1:1)、处理组2(0.5%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1:3),每组3个重复。经过49天的堆肥处理,每7天为一个时间段,研究堆体在接种不同菌剂的条件下,堆体的温度、p H、全磷、速效磷、
稻李氏禾分布于温带至热带地区,属于禾本科、稻亚科、假稻属下的一种。假稻属种稻田常见的主要杂草有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假稻(Leersia japonica(Makino)Honda)和稻李氏禾(Leersia oryzoides(L.)Swartz.)。在延边稻区稻李氏禾分布广、发生密度大,已成为问题杂草,但目前为止对延边稻区稻李氏禾的来源、传播、遗传特性和防
光合速率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的主要指标之一,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对于增产具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利用作物三维模型,构建大豆三维冠层结构模型,进行冠层光分布模拟,为高产大豆选育提供理论指导。相比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能够准确体现出光合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施用氮肥能够有效提高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色值,系统的研究超高产大豆光合特性及对氮肥的响应对超高产大豆的选育和栽种具有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鱼粉后对牛蛙的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6.0±1.0g)的牛蛙,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以含20%鱼粉的饲料作为基础组(FM),用发酵豆粕分别替代25%、50%、75%和100%的鱼粉(FSBM25、FSBM50、FSBM75和FSBM100)配置成5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试验。结果显示: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后,各组牛
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尤其是在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广大农村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农业生产废水缺乏有效治理问题越发严重,故开发简单实用、经济高效的农业生产废水处理方式逐渐引起重视。鉴于此,本文结合人工湿地(CW)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兼容的特点,将两者进行耦合,构建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CW-MFC),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废水的处理。CW
马铃薯作为世界四大主粮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分布区域广泛,种植面积大的特点。随着人们对不同用途专用型马铃薯的需求增加,通过杂交育种等手段,不断培育出不同专用型新品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马铃薯杂交育种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是导致杂交座果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吉林省马铃薯开花季节,天气干旱高温,极易引起马铃薯杂交授粉后落花落果,致使杂交座果率低,这严重影响了吉林省马铃薯杂交育种工作的成效。为此,如
我国古人对谷物尤为重视,有“五谷为养”的说法,谷物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谷类营养则是生活中最基本的营养需要。假谷物与谷物类似,摄入假谷物及其产品对慢性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了充分利用紫苋籽粒的食用和药用功能,本研究以紫苋籽粒为原料,分析紫苋籽粒一般成分、多酚、总黄酮、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的组成;从紫苋籽粒热水提取物(AWE)和乙醇提取物(AEE)的角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