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华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软实力输出的切入点,来华留学一直备受重视。为全面的研究适应问题,本文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大学适应合并考察,以华侨大学为例,分析从个人层面认知情感个性系统因素与人际社会层面社会支持因素对于留学生适应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将研究结果与实践对策相结合,以期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提供可操作性的教育服务及社会工作政策,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本文主要考察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大学适应的情况及影响机制。一是结合性别、年级个性因素,探析了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及大学适应的情况。二是分析了跨文化适应及大学适应的关系,以及留学生文化智力、自我调节、社会支持对于留学生各类别适应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跨文化适应与大学适应具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大学适应的学习适应与同伴关系适应维度与跨文化适应的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维度显著相关。此外,文化智力、自我调节、社会支持以及中文水平均与各个适应及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关系。三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检验了文化智力及自我调节两个因素作为认知情感个性系统内部单元的作用机制,以及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在以上个性系统单元对于总适应的作用中存在的影响机制及中介作用。本文发现文化智力的跨文化元认知、认知维度,以及自我调节的目标完成、坚韧和注意、主动和调整维度符合Mischel(1995)的认知情感个性系统CAPS理论中的部分内部类型并具有一定的内部机制,自我调节中介了文化智力对于总适应的影响。此外,本文的分析支持了社会支持主效应理论,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与总体适应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中介了文化智力对于总适应的影响,以及文化智力对于自我调节的影响,并在自我调节与总适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四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留学生管理体制和措施及半结构式访谈,从增强留学生文化智力、自我协调能力、社会支持以及中文水平出发,设计提升留学生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服务及社会工作政策。本研究创新性的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大学适应合并考察,更符合留学生来到中国大学学习实际面临的适应困境,再进一步挖掘在大学环境中与适应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较为容易完善和改变的因素,将定量研究结果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对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此外,本文将Mischel的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及社会支持的主效应理论统一在一个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并将社会支持因素引入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的动态单位内部进行分析,是两个理论结合使用的一个实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