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儒商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逐利已经成为经商的普遍追求目标,然而市场上各种经营乱象却是层出不穷,虽然有法律的约束,但是监管灰色地带的产生使得这些不当行为屡禁不止,作为在商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明清儒商,历经多年屹立不倒,究其原因除了市场环境、社会状况这些客观条件外,明清儒商的义利观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明清儒商义利观以儒家传统义利观为思想来源,同时又与其自身的商业实践相结合,事实证明,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的义利观确实使自己从众多商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并且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研究明清时期儒商的义利观,主要是着眼于其现代价值上,结合企业伦理领域中存在的利润至上,市场乱象等问题,思考明清时期义利观对现代社会的有益启示。
  该研究首先梳理了明清时期儒商义利观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来探讨明清儒商义利观产生的原因。其次是明清时期儒商义利观的基本内容,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核心部分,选取明清时期最富盛名的几大商帮,归纳总结出明清儒商义利观的内容:以义为先、利缘义取、义利兼备、济世好公等,通过与儒家传统义利观的比较,得出其具有“道义与利益紧密联系、约束对象变为具体商业活动、强调实践性反对空谈、在公利与私利方面同等注重”的特点。最后,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按照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约束现代企业的商业活动、加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这三个方面着手阐发明清儒商义利观的现代价值。
  明清儒商的义利观是对儒家传统义利观的一次创新,其摆脱了宋明理学中对“义”“利”二者关系的虚妄之谈,结合明清儒商自身的商业经营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义利观的内容。研究发现,明清儒商义利观中有关“义利取舍、取利方式、人才培养、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是对儒家传统义利观内涵的拓展延伸,而且还是企业树立当代儒商形象的内在推动力,进而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了可能。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价值实现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高校与大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章,对本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进行简要的梳理与总结。  第二章,关于高校思想政
学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持久性和深层次的力量,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普遍认同,才能成为大众自觉的价值追求,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无形助推器。青少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脊梁,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属于“一带一路”倡议布局的重要支点,该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事关“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在广西长期顺利实施。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是实现大众化认同的需
学位
科技革命催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也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数据所改变的不只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还在深层次重构着所有的关系、秩序和文明”。大数据技术的革新从研究范式和形成机理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思政教育开始向“多渠道跨界融合”转变,运用跨学科融合来探究多渠道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在技术手段与实施载体层面具有了相当的可行性,也为实现学生态度层面的精准施教以及提高
学位
近年来,国内外思想领域的斗争日益严峻,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的背景下,宗教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大幅度提升,宗教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也不断增强,进而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的重要主体,由于缺乏较强的判断与辨别能力,部分学生出现了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极易在网络中受到各种宗教思想的影响,成为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学界从思维方式入手对生态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当前,在生态文明思想和实践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生态思维进行研究有利于审视传统思维方式,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反映时代问题,助力生态建设的有效推进;有助于化解生态危机,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本文以新时代为研究起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了整体性分析。第二
有史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真善美逐渐成为我们的最高追求。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美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在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实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思想状况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国家
学位
研究生“三助一辅”是指研究生在学期间,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三助一辅”工作兼具资助和育人功能,是我国为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高校还存在仅将“三助一辅”作为对高校科研、教学、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的手段、将“三助一辅”作为助学助困渠道的倾向,忽视了“三助一辅”的德育功能。该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