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因素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人工菌碟接种的方法,对供试的12个全蚀病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并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用于后续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小麦全蚀病发病的影响;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索了不同小麦品种及N、 P、K三种主要营养元素、8种常用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的影响。对供试的12个小麦全蚀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通过病情指数和平均地上部干重损失率分析表明:菌株AnH2的病指和平均干重损失都是最大,分别为86.11%和43.92%,其次是菌株AnH8。鉴于试验需求,菌株AnH8更适于全蚀病的菌碟接种研究。从菌株来源地分析得出安徽的菌株大部分都比河南的致病性强,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小麦全蚀病在5、15、20、25、30℃等5个不同温度下的发病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蚀病在5个温度条件下均能发病。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情指数不断增加,直到20℃时麦苗发病最为严重,根部中柱变褐色、腐烂,叶子发黄,根长和株高测量均是最短,病指达到最大90.06%;当温度大于20℃,病指降低为84.22%;当温度大于25℃时,发病程度迅速降低为47.67%。可见,全蚀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温度太低或者是太高皆不利于发病。通过全蚀病菌株AnH8对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的相对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全蚀病菌株AnH8对安徽省主栽的20个小麦品种均有很强的适合度,各个品种间的存在一定差异。全蚀病菌菌株AnH8对新麦18的相对适合度最强,对周麦18的相对适合度次之,对宁麦13的相对适合度最弱,其他品种均具有较高的相对适合度。另外,研究还发现半冬性比春性品种的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较大,这说明半冬性品种更易于感染全蚀病。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建立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F值的影响因素氮(x1)、磷(x2)、钾(x3)肥的回归方程为y=1.05684-0.00908x1-0.00294x2+0.00183x3+0.00026786x1x2+0.0004629x1x3+0.000083333x2x3-0.00008086x21-0.00005001x22-0.00024822x223,模型的决定系数R=0.8626。对回归方程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元素对全蚀病菌菌与小麦感病品种间相对适合度的影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影响力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但是氮、磷肥及氮、钾肥间的交互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当氮肥和磷肥用量均很高时,小麦全蚀病发病很严重,而在磷肥使用量较高时降低氮肥使用量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程度;不管氮肥或磷肥用量多少,减少钾肥的用量可降低病害发生的程度。通过杀菌剂咪鲜胺、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调查防治效果并计算相应的相对适合度,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防治全蚀病时全蚀病菌的相对适合度差异显著,其中以多菌灵防治的相对适合度F值最小,为0.2887;苯醚甲环唑防治后的相对适合度F值最大,为0.5247。通过采用含毒营养介质法,对咪鲜胺、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8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全蚀病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有显著差异,EC50分别为:0.19μg/ml、0.23μg/ml、0.29μg/ml、0.50μg/ml、0.63μg/ml、0.69μg/ml、0.71μg/ml、12.89μg/ml。咯菌腈对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最大,苯醚甲环唑次之,咪鲜胺对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最小。
其他文献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plants)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该病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90例接受取环术的绝经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进行分组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上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共计收治的7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
目的:探索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改善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护理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的将其分
昆虫密度依赖的免疫功能国内外已有报道,为探明小菜蛾不同幼虫密度种群增长及幼虫抗病性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了幼虫密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种群增长的关系,及对幼虫体内生化
目的: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意义及假阳性的排除.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7年12月我科临床拟诊为肠套叠的128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并对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证实的89例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