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建筑业不断发展,市场趋于繁荣,由于建筑工程导致的施工合同无效屡见不鲜。这类合同的涉及范围广,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复杂,涉及的对象也比较庞大,合同无效后引发的工程款支付以及相关法律纠纷繁杂。违法分包与非法转包是建设工程领域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导致建筑施工合同无效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建设工程合同制度进行研究及适用,将有效的维护建设工程合同双方当事人自身权益,将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文章对建筑工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由建筑工程合同概念出发,对我国建筑市场的基本准入制度、个体的资质限定进行了介绍,并从建筑法缺乏对承包商主体违反资质管理的惩戒机制、对项目经理主体资格规制的缺漏两方面来分析建筑法存在的不足,并依据《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特别是《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等规章,对于我国建筑法规中的“非法转包、违法分包”行为规定进行了详细论述,而后就建筑工程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导致合同无效而产生的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确认,工程款结算责任承担、工期延误责任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司法角度以及法律制度两方面对我国非法转包以及违法分包现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全文以资质管理作为主线,对强化发承包主体对法律的理解与法律适用,进行司法规制;完善现有建筑立法的规则内容,加强机动性和实践性;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建筑市场合同交易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的双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