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苏里瓦韦,别名石茶、树茶等。为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乌苏里瓦韦[Lepisoru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 Ching]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据记载该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止血,消肿的功效。在民间应用广泛。据调查,乌苏里瓦韦资源丰富,且乌苏里瓦韦是一种富含生物活性物质,药用、经济价值可观,尚未充分挖掘的天然药物,值得深入研究开发。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鉴于瓦韦属植物的种类较多,且种间分类较模糊,因此为了保证乌苏里瓦韦药材来源的准确性,对其进行了生药鉴定。分别对药材进行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确定了如下鉴定依据:①根状茎细长横走,密生黑色或深棕色鳞片,鳞片透明;叶片纸质或革质,叶片中部宽0.5~1cm,叶柄长1~5cm,细脉网状,孢子囊群圆形。②干燥药材卷曲细长,易碎,上下表皮中脉均隆起,细脉网状。③根状茎表皮细胞1列,表皮下方有数层厚壁细胞,网状中柱,叶柄中部维管束1条,其木质部呈“T”字型;气孔类型主要为极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④采用HPLC法分别对乌苏里瓦韦的绿原酸、蜕皮甾酮和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乌苏里瓦韦绿原酸含量为2.635mg/g;蜕皮甾酮含量为2.509mg/g,叶黄素含量为110.0μg/g。提供了快捷、简便、准确的乌苏里瓦韦中3种成分的测定方法。其次,对其抗炎活性部位进行筛选:通过对比不同剂量的乌苏里瓦韦水提取液和70%乙醇提取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评价不同溶剂不同剂量提取液的抗炎作用,筛选到高剂量组70%乙醇提取液抗炎效果最佳;再对乌苏里瓦韦70%乙醇提取物分别采用不同溶剂平行萃取和梯度萃取方法,筛选乌苏里瓦韦的最佳活性抗炎部位,各组实验结果显示,其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平行萃取部位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最高,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表明乌苏里瓦韦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平行萃取部位抗炎活性最强。再次,为了确定乌苏里瓦韦抗炎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建立其定量检测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萃取物中的绿原酸和蜕皮甾酮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乌苏里瓦韦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平行萃取部位中绿原酸和蜕皮甾酮的含量最高,但各实验组肿胀抑制率随着各萃取部位绿原酸含量的增大而提高,说明乌苏里瓦韦的抗炎活性指标成分是绿原酸。最后,对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响应面法分别对水提取和乙醇提取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时间为41min、乙醇浓度75%和料液比1:68。绿原酸的提取率可以达到8.260mg/g。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乌苏里瓦韦的准确识别提供了鉴定依据,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得到了乌苏里瓦韦最佳抗炎部位,为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提取提供了新的药源植物,并确立了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