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对先心病患儿心肺转流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中及转流后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先心病患儿手术中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60例先心病患儿,男44例,女16例,年龄8个月~3岁,体重5~15kg,疾病种类为:法乐四联症(TOF)24例,室间隔缺损(VSD)24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1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盐酸戊乙奎醚1组(P1组)、盐酸戊乙奎醚2组(P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P1组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P2组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术后24及48小时各静脉追加一次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C组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观察3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30min后的体温及心率;术中监测有创动脉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体温;分别于术前、CPB开始30min、CPB结束时、手术后24及48小时采动脉血,运用放免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术后观察唾液分泌物及胸片。 结果 1.用药前与用药30min后3组患儿的体温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与
其他文献
在CCBN20l 5(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松下公司在距离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仅墙之隔的皇家大饭店层搭建了展位,展出了松下的产品和全新应用解决方案。2015年适逢松下公司P2业务开展十周年,本次CCBN上,松下也展出了他们针对P2业务的云流程解决方案。当然,展台上还有更多惊喜,就让我们随着记者的镜头起走进松下展位吧。
There is no provision on the terms of“a friend of the court ” in the law of mainland China,which does not prevent us from learning from the system of “a friend of the court”.And the concept and scope
期刊
高血压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其治疗已有巨大进步,但控制率仍不理想。单一药物治疗简便、花费少,但它有一定局限性,有许多缺点如血压控制率低(仅有45—50%的病人血压在单一药物治疗时得到控制)、不良反应多、有并发症的情况下限制了某些药物的应用等。联合用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作为JNC-VI及WHO/ISH降压指南药物治疗重要原则之一。联合
该课题对异黄酮类衍生物进行了结构修饰,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进行的:1.异丙氧基异黄酮(Ipriflavone)是新型的骨质疏松防治药,已在多个国家上市.大量的文献报道,金雀异黄酮(Genis
目的 探究在~(60)Coγ-射线单次辐射下,青紫薯色素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复制~(60)Co(辐射强度为6Gy)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实验设计分为6组(每组10只小鼠):对照组、~(60)Co模型组、小、中、大剂量青紫薯色素组和尼尔雌醇组。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计算小鼠的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胸腺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酶生化法测定小鼠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且疗效显著。但该类药物的光稳定性差,给药品的生产、贮藏、运输等过程带来诸多不便。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研制开发的一类新药间尼索地平是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已得到中试产品。初步研究表明,间尼索地平毒性很小,药理作用与尼索地平相似,且光稳定性明显优于尼索地平等同类药物。间尼索地平为首创药物,尚无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本论文对间尼索地
目的:研究压应力(compressive stress)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内皮脂酶(endthelial lipase,EL)表达和黏附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内皮脂酶表达和促进黏附的分子机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癌症,目前国内新增癌症患者每年高达180万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癌症预防与治疗任务十分艰巨。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HDACI))通过调节基因转录过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从而可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作用。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作为先导化合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但目前仍缺乏疗效特异的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ADV)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目前已被临床上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然而,动物和人体试验研究表明口服ADV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肾脏毒性,毒性作用和严重程度与浓度及用药时间呈正相关,严重限制了临床应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设计和合成的一系列新的阿德福韦前体药物进行早期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