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会宁地区高一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和智力评价,探讨膳食因素(包括杂粮膳食摄入状况)与智力之间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为促进该人群合理营养及智力发育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会宁地区高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测量、营养缺乏病的临床检查、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测)、智力发育测试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同时做营养状况与智力发育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1、营养状况(1)食物摄入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比较,谷薯类、水果类、豆类、奶类、蛋类食物的日平均摄入量均高于全国水平。女生蔬菜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全国水平,男女生肉类食物摄入量均低于全国水平。男生谷薯类、肉类食物摄入量高于女生,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杂粮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6.72g、25.5g。膳食频率法显示动物性食物摄入频率较低。膳食指数法显示调查对象的膳食质量较低,以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不良为主。(2)营养素摄入调查对象膳食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摄入量均达到了推荐摄入量的90%以上,其余大部分营养素平均摄入量满足需求的程度较低。三大产热营养素供能及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膳食蛋白质、钙、铁80%以上来源于植物性食物;14%左右的脂肪酸来源于多不饱和脂肪酸。调查对象20%左右能量平均摄入量未达RNI;50%左右蛋白质、脂肪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92.0%以上的调查对象膳食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20.0%左右维生素B1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70%左右膳食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调查对象99.0%左右膳食钙平均摄入量未达到AI,90%左右膳食锌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98%以上膳食碘的摄入量未达到RNI,且少于RNI的15%。。24.6%的女生膳食铁摄入量未达到AI。(3)体格测量2.96%男生和8.33%的女生处于超重状态。男女生身高、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整体状况好于甘肃省状况而低于全国状况。男女生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计算出来的去脂体重均最高。WHR方面,3.3%的男生大于0.9,2.6%的女生大于0.85,腹型肥胖比例较低。Ververck指数女生各年龄组均高于2005年全国和甘肃省的调查结果;男生16岁以前低于甘肃省水平而高于全国调查结果,16岁以后低于甘肃省和全国的调查结果。(4)实验室检测调查对象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为141.7±25.1g/L,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5.7%和5.0%,均低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血清GLU、TP、ALB、CHO、TG和P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调查对象血清铅含量P25,P50,P75均低于60ug/l,且女生低于男生。全血钙、铁、锌、镁、铜五种矿物元素含量在性别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钙低于参考值的人数最多,血铜含量次之。调查对象TSH和FT4平均含量分别为1.91±1.84mU/L、8.36±7.27pmol/L,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分别占61.40%、48.42%。性别间比较发现女生碘缺乏程度高于男生(P<0.001)。(5)营养KAP多元线性回归表明:调查对象营养知识与性别和生源有关。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22.0±5.7,20.2±4.2,14.9±3.4。营养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女性高于男性,但行为得分女性低于男性;城镇生源得分高于乡村生源(P<0.05);营养知识与态度间有高度正相关性(r=0.300,P<0.001)。粗杂粮相关营养知识性别间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2、智力发育状况(1)注意力(Q值)、学习力(L值)和记忆力(M值)状况调查发现女生的Q值、L值和M值均低于男生,城镇生源Q值、M值和L值低于乡村生源,但城乡之间、男女之间的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经济收入水平之间Q,L,M值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父母亲最高文化程度的增加Q,L,M值变化不明显(P>0.05)。(2)整体智力(瑞文IQ值)状况调查对象瑞文IQ性别差异不明显,在生源、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特征上存在差异,城镇生源高于农村生源(P<0.05);IQ值随父母亲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与月经济收入相关性不明显。调查对象IQ值与L值、M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与Q值相关性不明显(P>0.05)。3、膳食营养与智力发育相关性分析(1)膳食杂粮摄入量对营养和智力发育状况的影响不同的膳食杂粮摄入量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含量影响的差别不明显;随杂粮摄入量增加,全血铁、镁逐渐增加,全血铜逐渐降低;膳食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脂肪递减。组间比较只有血清磷含量、蛋白质、维生素B2、镁、锌、铁、钙摄入量在不同杂粮摄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杂粮摄入量的增加,研究对象Q值和S值递减,而M值和IQ值变化不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膳食杂粮摄入量与IQ值,M值,S值,Q值均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对瑞文智力得分分级分析显示,不同膳食杂粮摄入水平间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列联系数显示,智力得分和杂粮摄入之间尚未见相关性(P>0.05)。(2)智力发育与营养状况相关性分析随着IQ增加,调查对象体内全血Ca、Fe、Zn、Cu和血清磷、TP含量依次增加。血清TG随着IQ值得增加呈现递减。调查发现IQ值与膳食钙摄入量之间,M值和膳食锌和铁摄入量之间,Q值和维生素A摄入量之间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调查对象膳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IQ、Q、M、S值之间相关性不明显(P>0.05)。智力测试各值随碘营养状况的好转依次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SH和FT4含量与瑞文智力评分呈正相关关系(所有P<0.001)。IQ值、Q值、S值、M值与谷薯类,蛋类,肉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水果类,蔬菜类等各类食物摄入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谷薯类为主,能量基本满足需要,膳食质量趋向优化;体格发育状况较好,贫血患病率低。但存在的营养问题主要是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植物性食物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掌握水平普遍欠缺,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调查对象智力水平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之内,智力水平在生源、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特征上存在差异。注意力、学习力和记忆力与瑞文智力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智力发育和食物(包括杂粮摄入)、营养素之间的相关性大部分不明显。单一食物或者营养素并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单纯片面强调事物的精细程度并不能促进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建议(1)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因地制宜,合理调控食物供给,优化膳食结构;(2)对高一学生及当地其他人群进行营养教育,必要时对部分营养素采取补充和强化措施;(3)平衡教育资源,增加营养支持,创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当地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和智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