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和化学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经<14>C尿素呼气实验和病理切片证实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病人给予三联疗法(20mg奥美拉唑,1000mg阿莫西林,100mg呋喃唑酮,每天2次)。五周后复诊,选择HP根除并且活检切片显示有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病人,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用药组(n=30)给予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尼美舒利)3个月;对照组(n=31)给予安慰剂3个月。三个月后复查胃镜,并在相同部位再次活检。病理切片检测癌前病变改变情况。COX一2活性和表达情况分别用COX-2免疫组化和PEG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Ki-67免疫染色和PCNA mRNA表达水平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检测:TUNEL和FAS mRNA表达水平对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微血管密度检测生血管作用。此外,通过测定COX-2和PPAR γ表达情况进而对二者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结果:病理切片显示,随着胃癌前病变加重,COX-2表达逐渐增高(浅表胃炎:33.3%:萎缩:51.6%:肠化生:53.3%:异增:79.3%)。服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3个月后,66.7%的病人的癌前病变情况得到改善,而对照组只有16.1%的病人得到改善(P=0.000)。用药组的COX-2活性(PGE2水平:用药前:358.9±59.3 vs.用药后:143. 6±24.2,P<0.001)和表达量(用药前:40.93±17.96%vs用药后:27.88±14.94%,P<0.001)都明显降低。尼美舒利抑制Ki-67表达(用药前:27.46±9.77 vs用药后:20.18±12.05,P<0.01),促进FAS表达,并增高TUNEL凋亡比率(用药前:3.86±0.44 vs用药后:7.72±0.64,P<0.01)和抑制微血管密度增加(用药前:22.23±7.34 vs用药后:17.36±5.73,P<0.001)。但是,对照组却没有以上这些改变。此外,COX-2的抑制可使PPAR Y表达增高。 结论:应用三联疗法合并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以对胃癌前病变较大改善。这种改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对COX-2酶抑制而实现的,进而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抑制生血管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目前肺癌的治疗模式是多学科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种癌基因、多因子及多个阶段的过程,
目的:观察Graves病(G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睾酮(T),及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动态变化,探讨GD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