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道路,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农村人口大量转化为城镇人口,并且通过市民化过程逐步实现与城市的融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人口红利的减消和土地资源的有限,使得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越来越难走;大量短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阻碍着我国城镇化道路;重视城镇的发展而忽视人的城镇化使得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甚至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进城农民工已达2.6亿人之巨。这些农民工虽然在城镇化率的指标上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实际上他们中绝大部分并未实现真正的城市融入。这表明,原有的城镇化模式已经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不相匹配,也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中国城镇化已到必须转型的关口了。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其核心则是人的城镇化。即通过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进城农民的稳定就业、稳定居住及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实现真正的市民化,从而实现完整意义的城市融入。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首先从研究国内外城镇化理论、发展模式、主要问题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及部分省区的实践探索出发,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即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之前)推进城镇化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中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观点。其次以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为研究案例,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等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三大瓶颈入手,分析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制度性因素,以及重庆近年来在突破这三大瓶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重庆区域特点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农民工市民化战略。再次,本文运用2013年笔者全程参与的由重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主持的一项针对重庆主城区以及渝西地区农民工和转户居民的抽样调查结果,就进城农民工对城镇化、市民化的评价、诉求、预期和愿景等社会心理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了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系列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行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仅能够发现当今社会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中国未来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而对未来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路。但是大多数的研究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了各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万众创新、全面改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组织作为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主线之一,深入探索其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必要性。体育社会组
该文是在一定乡村观察基础上所做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对村委会职能实施中的偏离现象提出一个解释性分析框架.研究所用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得,对资
20世纪70年代,非营利组织(Nonprofit-Organization简称NPO)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近年来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课题。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是南开大学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创立的一所隶属于南开大学的综合性二级学院。他有着不同于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和专业二级学院的特点,有着自己独特的经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