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这种不平衡性在长江流域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 本学位论文旨在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来研究长江流域各省市在1985~2002年间,收入收敛性和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 在引言部分,本文提出三个重要问题:(1)长江流域地区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着差距;(2)若发现确实存在着差距,再分析各经济体的发展是呈现收敛的趋势还是表现为发散,即各省市之间的差距是在缩小还是在不断扩大;(3)哪些因素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着重考察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经济结构这几个因素在各省市的长期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当前差异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出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构建了两个计量经济学模型来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第一个模型是以“增广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将技术进步进一步细化,考虑到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的程度这两个因素,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来研究长江流域地区各省市间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收敛性。与其它分析地区收敛性问题的文章相符,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长江流域地区内部不存在绝对收敛,在对可能导致各地区趋向于不同稳定状态的因素加以控制后,发现该地区内部存在条件收敛,但收敛的速度非常慢。第二个模型是通过考虑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来研究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经过上述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作者对如何加快长江流域地区综合开发提出了几点战略构想,期望能藉此促进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