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羟基戊二酸脱氢酶及内质网蛋白Reticulocalbin-1的初步晶体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以蛋白质为主体的生物大分子,维系着健康机体所需的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全面了解这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组装体的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及运动方式,以及它们与正常生物学功能和异常病理现象关系的结构基因组学具有战略性的关键地位。细胞代谢的改变是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论文研究对象为两种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D-2-羟基戊二酸脱氢酶和内质网蛋白Reticulocalbin-l,根据文献报道及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两种蛋白均通过代谢影响肿瘤的发生。D-2-羟基戊二酸(D-2-HG)是机体产生的低浓度代谢物,其主要来源于三羧酸循环中重要代谢中间物α-酮戊二酸(α-KG)。近来,大量研究表明D-2-HG是一种促癌代谢物,在脑胶质瘤、急性髓性白血病以及其它多种癌症中均发现D-2-HG的异常积累,从而可能通过竞争性地抑制α-KG依赖型酶,导致癌症发生。目前,对D-2-HG代谢通路的相关研究获得了肿瘤研究领域诸多关注。D2HGDH作为D-2-HG的主要分解代谢酶,不仅严格地维持着D-2-HG的低浓度,还参与α-KG的调节,在机体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对D2HGDH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至今仍知之甚少,由此开展了本部分研究。内质网是细胞重要的细胞器,直接参与并影响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内质网腔中的伴侣和酶对于确保正常的内质网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多项研究试图揭示内质网驻留蛋白的作用和调控机制。Reticulocalbin-1(RCN1)是定位于内质网腔内的钙结合蛋白,属于CREC家族。近期研究揭示RCN1表达异常与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RCN1在高侵袭性的乳腺癌细胞、结直肠癌细胞等癌症中呈高表达,而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呈低表达。然而RCN1的确切功能依然未知,其作用机制更加不明确,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我们课题组初步发现RCN1蛋白可能具有调节糖代谢的作用。为了探讨其作用机制,本部分也对RCN1的晶体结构进行初步研究,以促进初露端倪的功能研究。研究结果第一部分D-2-羟基戊二酸脱氢酶的初步晶体学研究(1)在原核表达体系中筛选了人源D2HGDH的全长蛋白和截短蛋白的表达条件,获得了少量可溶蛋白,并检测有酶活,但是没有获得足够量进行后续的晶体学研究。(2)表达纯化了两个来源于细菌的D2HGDH同源蛋白,Homologue 1和Homologue 2。获得了 Homologue 2的可进行衍射的单晶,并获得了分辨率为2.50A的晶体结构。(3)分析结构发现Homologue2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2个结构域:盖帽结构域和FAD结合结构域,两结构域之间形成狭缝。辅因子FAD大部分包裹于FAD结合结构域内,异咯嗪环位于FAD结合结构域和盖帽结构域形成的狭缝处,与α12和α13之间的loop共同构成酶催化活性中心。(4)Homolugue2与其对称分子形成二聚体的功能单位,每个单体分子有一段无规则loop插入对称分子FAD结合域的凹槽中。体外酶活实验证明C端介导D2HGDH的二聚化,且二聚化是为了维持FAD的高亲和力,不直接参与催化。(5)Homolugue2是金属离子依赖蛋白,其酶活可以被EDTA抑制,所含金属离子种类有待确认。(6)体外酶活实验初步验证了 Homologue2的活性中心,酶活催化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第二部分内质网蛋白Reticulocalbin-1的初步晶体学研究(1)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了 hRCN1的全长以及截短蛋白,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蛋白。(2)通过稳定性实验,我们获得了更加稳定的hRCN1截短蛋白hRCN166-331,并实现了高效表达和纯化。(3)在截短蛋白hRCN166-331基础上,通过结晶搜索获得了 hRCN166-331的晶体,但晶体衍射力很弱,尚需优化。(4)初步探索了可以影响hRCN1蛋白质聚集状态的外界因素,发现Ca2+、DTT和Mn2+有助于该蛋白产生更多单体。这些实验结果为RCN1的进一步晶体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创新点(1)首次报道了 D2HGDH家族蛋白的结构,该蛋白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2个结构域:盖帽结构域和FAD结合结构域,活性中心位于两结构域的狭缝中。(2)首次报道D2HGDH形成同源二聚体的意义是维持FAD高亲和力,并不参与催化。(3)首次对RCN1蛋白进行晶体结构方面的探索,获得了 RCN1的初筛晶体。2.不足之处(1)本论文第一部分报道了 D2HGDH家族一种蛋白的结构,但该蛋白的底物及其所结合的金属离子尚不明确,其催化机制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2)本论文第二部分对RCN1蛋白进行了初步晶体学研究,获得了该蛋白初筛晶体,但所获晶体较小,仍需后续实验优化。
其他文献
铝金属基复合材料(Al-MMC也称为AMC)是由至少一种金属和增强材料组成,如纤维、颗粒、化合物、氧化物和碳化物等,从而达到要求和预期性能的材料,这是单一复合材料所不能满足的。通过设计优化结构,AMC可以拥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将铝合金和碳化硼(B_4C)颗粒混合在一起可以制备出质量轻和硬度高兼备的复合材料。碳化硼(B_4C)具有高熔点,优异的硬度,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低比重和对化学品的高耐受性。
目的:以巯基化的聚乙二醇水凝胶(4SH-PEG)为载体,在其中加入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粘性脂质体(A-LIP)构建出负载A-LIP的可注射自愈合抗菌的复合水凝胶(A-LIP-PEG),并
[目 的]本实验通过收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尿标本,通过检测相关指标以探究PPAR 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以期探索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策略。[方 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客货运输和行车里程已多次打破历史记录,这对铁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道岔是铁路轨道的关键组成部分,转辙机用于转换和锁闭道岔,对保证铁路的平稳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转辙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转辙机缺口是反映转辙机工作状态的重要标志。但是,对转辙机缺口的实时监测一直是转辙机监测中的薄弱环节。由于转辙机的型号众多,安装位置存在差异,并且对实时性
天然产物因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植物及海洋生物体内,结构丰富多样,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是获得先导或者模板化合物的源泉。其中PPAP类化合物Garsubellin A结构新颖,且能提高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而有望运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是现今天然产物研究热点之一。而发展构建此类分子核心骨架模型的方法是完成其全合成的前提,本论文中我们利用Conia-ene反应成功构建桥环结构,并通过一系列修饰最终完成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从全球情况看,近六分之一的死亡是由癌症造成。近年来,随着免疫疗法的迅猛发展与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针对传统肿瘤疗法的不
目的及意义脊髓损伤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树突棘密度及成熟度的变化)对脊髓损伤的修复至关重要。树突棘是突触后的结构基础,其形态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目前关于Spastin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溶液(PBS溶液)、细胞完全培养液(DMEM)等四种等离子体激活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激活液,用于体外抑制血管瘤细胞增生效应的研究,为
通过静态容量法,利用气固双相吸附仪,在40℃的恒温下,对页岩样品C001、C014、C024进行三组不同相对湿度(RH=0、RH=0.1、RH=0.33)的平衡水实验。样品取自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研究区柴页二井的不同深度。再对经过平衡水处理的页岩样品进行甲烷吸附特性实验。利用水浴,温度同样控制在40℃的恒温下。用origin数学分析软件对实验所得的9组数据进行Langmuir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对人员疏散行为进行研究是整个疏散领域的基础,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对人员疏散行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基于消防安全工程学及行为学理论,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