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活性炭纤维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活性炭(生态基)纤维(Nano-activated carbon fiber)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环保功能生态材料,它能有效降解、转化和吸附各种有机物质,具有耐腐蚀、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点,能为硝化、反硝化细菌和藻类生长创造非常适宜的条件,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景观水处理中。本文采用纳米活性炭纤维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吸附性能和其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效果;研究了低温条件下纳米活性炭纤维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最佳水力运行参数,为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第一手资料。实验结果表明:(1)本文通过温度和pH值的变化考察纳米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在20℃室温条件下,纳米活性炭纤维和木棉、尼龙、聚乙烯三种材料相比对活性污泥的吸附性显著;纳米活性炭纤维的氨氮吸附量在15~35℃范围内变化不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吸附量总体上缓慢下降,35℃时吸附量最小;当pH值在3~9时,对氨氮的吸附量达到最大。(2)在温度为20℃,pH值偏酸性的条件下,进行纳米活性炭纤维处理兰州理工大学新校区富营养化景观湖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0天初期挂膜阶段后,总氮含量平均值从最初的30mg/L下降至4.5mg/L,平均去除率为85%;总磷含量平均值从最初的0.65mg/L下降至0.15mg/L,平均去除率为76.9%; COD含量平均值从最初的150mg/L下降至15mg/L,去除率为90%;实验初期水体的浊度在20NTU以上,采用纳米活性炭纤维处理后,浊度降到5NTU以下。出水达到《地面水体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3)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在低温条件下纳米活性炭纤维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最佳水力运行参数:在HRT=18h、DO=4mg/L、pH=7、填料比为96cm2/L条件下,对TN去除率为85%,对TP去除率为78%,整体去除效果较好。可见,纳米活性炭纤维对富营养化景观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具有操作简单、便于应用等特点,该方法为城市景观污染水体生物处理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参数。
其他文献
低俗文学大行其道、村上春树后继无人……近来关于日本文学的资讯,往往悲天悯人,打造了一幅日薄西山之象。然而不管承认与否,高素质的阅读人群、优良的选拔与出版机制,加上迅速传
面对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教育信息化2.0"行动开始实施,信息技术和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面对信息与教育深度融
环糊精特有的结构与性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本文概述了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以及国内外关于环糊精改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它在食品工业与其它领域上的应用及其应用前景。
文本与教师的对话关系、文本与学生的对话关系和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关系是阅读对话中的“三角关系”,其直观地揭示了教育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教学中,要善于拉近三者之间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史料是一个宝库,封建社会结束以来,朱文鑫首开风气,开始对这类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他运用现代天文学知识,兼采用实验方法、分析方法,注重古人的实测
农民以革命方式参与政治的动力,来自乡村社会的阶级冲突、革命政党的动员和组织、农民个体的理性选择、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通过投身群众运动、参加政治组织、谋求
<正>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
大多片剂生产厂家压制片剂前将所需物料混合后制造成符合要求的粒度再进行压片。探讨了不经造粒而直接压片时润滑剂、粘合剂的选用 ,及山梨醇粒度的选择
网络文化生态失衡,是目前网络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个网络文化背景下,虚拟社区中的信息污染、质量差、信息侵犯等问题导致用户对虚拟社区满意度低、信任度差、责任意识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作于1927年,这部作品曾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