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课掌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不是积极构建者,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难以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之中。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教育提倡的自主,探究,协作,社区的理念,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鉴于对中国的大学生而言,在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中,英语听力的习得始终是一大挑战和难点,本文以听力为切入点,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其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此项研究是在滨州医学院进行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交互模式的整合实践”的一部分。
为证明此种新的网络自主学习与传统听力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笔者首先介绍了之前的研究和相关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其相关研究,以及听力二语习得理论等。这些研究和理论为该项实验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文中还简单阐述了建构主义与网络辅助教学,网络辅助教学与自主学习之间的相互关联。
接下来笔者介绍了从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的传统听力课堂教学与网络辅助自主学习相整合的实验研究。本研究选取的受试对象为山东滨州医学院2006级本科生。受试分为实验组(154人)和对照组(163人)。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时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高考英语成绩的均数(121.493,122.779)和标准差(4.811,5.437)接近。对照组仍采用传统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单元教学任务,采用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整合的教学模式完成听力学习任务。实验组与对照组都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在语言实验室展丌教学活动。本研究采用了三个测量指标:英语听力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访谈。测量学生听力成绩的工具是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真题。听力试题包括三部分:短句对话、短文理解和复合式听写,满分为35分。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是在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诊断表的基础上设计的听力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诊断表。听力成绩及问卷均采用SAS软件处理。为监测新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研究人员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抽了50名同学进行访谈。
实验旨在研究下列四个问题:
(1)在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模式下,实验组英语听力成绩提高程度是否高于对照组?
(2)在整台环境下,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和听力学习效果是否有联系?
(3)在新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哪些角色?其扮演的角色与传统听力课堂的差异?
(4)如何改进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模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为期一年的实验中,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听力成绩对比,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得出下列结果:随着实验的进行,实验组学生的成绩逐渐领先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听力水平在实验结束时有了显著的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和听力学习效果有联系:学习策略不同程度地影响成功或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组的学生开始对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更多的决定,也同时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从而使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者过渡到积极的学习者。同时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也相应提高。在实验初级阶段,虽然教师还有很多的控制权,但他们已经把一部分控制权转移给了学生。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承担听力材料丌发的新角色。
在论文的最后部分,笔者说明了此项研究对今后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启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新的模式相对传统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条件允许,而且技术上的障碍得到解决,这种模式是可行的。虽然在实施中还存在困难和不足,但网络辅助自主学习必将在大学英语教学乃至整个英语教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