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去除重金属及生物脱氮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取1株高效的同步异养反硝化生物矿化菌CN86(Acinetobacter),研究其同时去除Cd2+,NO3--N及硬度的影响因素、生物反硝化特性、生物脱氮产物特性、去除重金属Cd2+的能力及去除机理,生物反应器对于Cd2+的去除特性,混合电子对菌株反硝化的影响特性,以及诱导碳酸钙沉淀的机理。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有机物(丁二酸钠、乙酸钠、葡萄糖和醋酸钙),初始Cd2+浓度(0、9、13、17、21和25mg/L)和p H(5.0、6.0、7.0、8.0和9.0)条件下分析环境因素影响。结果显示在丁二酸钠作为碳源,初始Cd2+浓度为10mg/L和初始p H为7.0的最适条件下,Cd2+去除率为100.00%,NO3--N去除率为89.85%,以及硬度的去除率为71.63%。通过设置添加/不添加Ca2+和恒定/不恒定p H对照试验探究Cd2+去除机理。研究发现Cd2+的去除受到共沉淀(与碳酸钙)和p H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共沉淀去除Cd2+起主要作用。此外,XRD和XPS分析表明可以通过CN86菌株将溶液中Cd2+转化为沉淀去除。气体检测显示菌株CN86产生的气体中检测到99.94%的N2,未检测到N2O。(2)以不动杆菌CN86建立了裕隆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生物,研究了不同初始Cd2+浓度(10mg/L、30mg/L、50mg/L),不同初始p H(6.0、7.0、8.0)和不同HRT(4h、6h、8h)对裕隆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脱氮,去除Cd2+及去除Ca2+特性的影响。同时,以没有挂膜的裕隆填料组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当初始Cd2+浓度浓度为10mg/L,初始p H为7.0,HRT为8h时,反应器去除硝酸盐,Cd2+和Ca2+的效果最好(硝酸盐去除率为99.13%,Cd2+的去除率为100%,Ca2+的去除率为69.54%)。同时,研究表明菌株可耐受初始浓度为50mg/L的Cd2+并仍保持一定的去除效果。使用气象色谱仪对反应器产生的气体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体成分99.61%为氮气,且反应器稳定期没有检测到N2O。(3)研究了不动杆菌CN86同时去除Pb2+,NO3--N及Ca2+的影响因素。分别设置了不同初始Pb2+浓度(0、5、10、20、30和40mg/L)和不同初始Ca2+浓度(10、40、80、120和160mg/L)对菌株去除Pb2+,Ca2+和NO3--N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b2+浓度浓度为5mg/L,初始Ca2+浓度为160mg/L时,菌株CN86去除硝酸盐,Pb2+和Ca2+的效果最好(硝酸盐去除率为92.26%,Pb2+的去除率为94.77%,Ca2+的去除率为69.13%)。通过XRD分析生物沉淀,表明了Pb2+被转化为沉淀被去除。使用SEM分析比较了含Pb2+和不含Pb2+生物沉淀的形态区别。(4)设置混合电子供体试验研究混合电子供体(有机物;有机物+Fe2+;有机物+Mn2+;有机物+Fe2+/Mn2+)对菌株CN86脱氮及生物矿化的影响特性,研究表明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佳,菌株CN86以Mn2+作为无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和生物矿化但处理效果稍差(硝酸盐去除率为83.33%,Ca2+去除率为63.21%)。结果显示菌株CN86具有一定耐受和去除Mn2+的能力(Mn去除率为73.17%)。通过多铜氧化酶cum A和MCO基因扩增表明菌株CN86具有氧化Mn2+的能力。(5)设置了细菌,EPS和生物沉淀对生物矿化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需要在菌株CN86的生物作用碳酸盐下才能形成。推测菌株CN86诱导碳酸盐沉淀的机理是以CN86菌体作为成核位点,菌株CN86的代谢作用产生CO2,CO2水合作用产生CO32-。菌体表面负电荷基团可以螯合Ca2+,进一步吸附CO32-。培养基中有机物不断被菌株CN86分解,使溶液中的CO32-浓度不断增加,同时使环境溶液p H不断升高,p H一定程度的升高更有利于碳酸盐沉淀的形成。已经成核的Ca CO3不断吸附溶液中Ca2+和CO32-,沉淀不断增大。设置梯度试验研究了碳源对菌株CN86去除Ca2+和改变溶液环境p H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碳源量的增加,反硝化的效果增加且反硝化速率加快,同时发现未添加Ca2+组的p H上升大于添加Ca2+组,这可能时由于菌株CN86诱导碳酸盐沉淀导致环境CO32-浓度下降,进而影响p H上升。设置了生物沉淀连续观察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随着培养时间增加沉淀尺寸的增加,加强了本文所论述菌株CN86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的机理。
其他文献
纳米陶瓷具有硬度高、耐腐蚀和高温时稳定性好等良好的性能。对单一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国内外已开展许多研究,将其二两者混合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基于氧化铝和氧化锆的复合纳米结构材料在耐火工程材料具有潜在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另外,随着人们对核能的迫切需求,核电站核电材料在长期高温辐照的严峻环境下,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氧化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正好弥补了氧化锆纳米陶瓷导热性差的缺点,因此
在气候变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极地的政治、军事、气候、资源和航道价值不断提升,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极地大国通过开展极地考察,从科学、经济和政治的角度了解极地、研究极地、积极参与治理并利用极地,极地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极地权益争夺暗流涌动。中国作为极地利益攸关方,将极地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新疆域,更加重视极地考察,积极参与极地治理,在极地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极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汉江中下游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重要地位。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使流域生态环境及水文情势发生改变。新形势下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落实流域精准精细化环境管控,研究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实现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主体功能战略和空间管控需求,采用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了汉江中下游调水及梯级开发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取得的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作为一个受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样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灾害威胁。运用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防灾减灾研究,意义重大。应急评估(应急评价)作为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应急管理阶段具有不同的评价目的和内容。其中的应急绩效评估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需要针对不同的灾害应急事件,借助专家经验,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应急处置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路段交通量分析城市路网实时运行状态是掌握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手段。出租车轨迹数据获取便捷、覆盖范围广、现势性强,是计算城市路段交通量的重要数据来源。目前大多基于出租车轨迹的研究均面向历史轨迹集数据,以批量方式处理轨迹数据并挖掘其中蕴含的交通信息。由于缺乏实时数据的支撑,信息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难以有效支撑拥堵疏散、流量调度等时间敏感的交通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现状,本文面向实时的轨迹流数据,设计并
出租车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出租车电动化是践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决策者的角度出发,对出租车电动化面对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展开研究。针对电动化规模优化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融合电动出租车行为特征的离散仿真框架,并基于仿真结果构建了电动化规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一刀切”的无差别电动化带来的问题,本文从运营习惯和驾驶习惯两个方面量化了出租车驾驶员对电动车适应性的差异,并采用加入方差调节系
从最初的网络日志,发展至社交网站、论坛、博客,到现在的社会化问答平台、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各类社交媒体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深度渗透,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资讯服务,为用户搭建了情感沟通和心情分享的平台,另一方面也给用户造成了信息过多、系统操作复杂、社交拥挤等困扰。伴随着厌烦、倦怠等感受,用户开始出现访问次数减少、活跃度下降,甚至逃离社交
高强度的城市土地发展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面临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的局面。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要地,粤港澳大湾区要求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作为世界级规模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面临着快速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城市病”之一——城中村。城中村与城市发展脱节,存在人口拥挤、缺乏基础设施、存在治安隐患等宜居性低的问题。针对“城中村”的城市优化有助于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在此背景之下,构建有效的
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为人类带来诸多的便利,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但是在高强度的工作和钢筋水泥的生活环境中,过度的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充斥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之中,为了缓解压力,城市居民充满着对自然环境的向往,而便利的交通和周末法定休息日,使城市居民周末旅游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存和城市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水,人们天生就对水充满了一种亲近感。水也是中国园林景观中是不可缺少
目前,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已形成了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河道)以及历史建筑组成的“点-线-面”保护体系,侧重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但风貌区间要素类型差异较大,保护与发展呈现出“碎片化”和“一刀切”等诸多问题,亟需风貌区规划精细化管控。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的街景分析技术,对上海主城区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展开要素类型学研究,为风貌区和风貌街道尺度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