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Ni-Si3N4/TiN复合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传统的多晶和非晶薄膜材料,纳米结构薄膜具有优异的磁学、光学、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特性,因而在诸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复合电沉积技术具有低成本、操作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效率高等特性,相对于纳米结构薄膜的其它制备方法(如:sol-gel)具有独特之处。因此,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结构复合薄膜的电沉积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基于复合电沉积技术所得到的复合薄膜均不具有整体纳米结构(区别于传统的纳米复合镀层——其连续的基质相和离散的添加相/分散相均具有纳米结构)且其表面粗糙不平。本研究拟基于电沉积过程中的“外延生长”和“诱导成核”等理论,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前驱纳米粉体诱导物来制备纳米晶薄膜材料,开拓一条全新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在对国内外纳米结构复合薄膜的电沉积文献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下列四个方面的研究:1.系统地研究了Ni-Si3N4和Ni-TiN复合薄膜的电沉积工艺参数(包括:纳米Si3N4/TiN粒子浓度、电流密度、pH值、电镀温度、搅拌方式及强度、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等)对Ni-Si3N4和Ni-TiN复合薄膜结构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一套稳定可靠的电沉积制备纳米结构Ni-基复合薄膜的优化工艺(重现性大于90%)。2.采用SEM、AFM、TEM、XRD等多种现代材料研究手段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结构Ni-Si3N4/TiN复合薄膜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Ni-Si3N4和Ni-TiN复合薄膜均具有整体纳米结构,其晶粒平均粒径均小于80 nm;同时,复合薄膜表面均匀致密、平整光亮。3.采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纳米结构Ni-Si3N4/TiN复合薄膜的电沉积行为。结果表明:在较高的阴极过电势条件下,纯镍镀层和纳米结构Ni-Si3N4/TiN复合薄膜均遵循扩散控制下的3D瞬时“成核/生长”机制。前驱纳米粒子Si3N4和TiN在电沉积基体(阴极)表面的吸附作用增加了阴极极化及阴极表面Ni微晶的成核数目,同时,前驱纳米粒子在Ni镀层中的夹杂作用所引起的空间位阻效应抑制了Ni晶粒的长大;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Ni-基复合薄膜晶粒的细化和最优条件下的整体纳米结构。4.初步探讨了纳米结构Ni-Si3N4/TiN复合薄膜在中性3.5 wt.%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纳米结构Ni-Si3N4/TiN复合薄膜较纯镍薄膜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纳米结构复合薄膜在3.5 wt.%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可以根据其腐蚀电化学阻抗谱的演化特征分为两个阶段,即,随着浸泡腐蚀时间的延长,其EIS由两个时间常数特征转变为三个时间常数特征。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地膜覆盖和不同施氮处理对菜地N2O排放的影响,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辣椒-萝卜轮作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
本文以聚氧乙烯醚、正己醇和环己烷微乳液体系,用四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同步水解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以铽配合物为核、SiO2为外壳的核壳荧光纳米粒子。通过电镜、荧
本文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LCS)制备掺杂的CeO2基固体电解质,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和制得电解质的性能。通过比较,采用柠檬酸作还原剂,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发现柠檬酸与硝酸盐的摩尔比为2
近年来,人们在研究过渡金属气相反应中发现基态反应物(或中间体)和基态产物有着不同的自旋态。即不遵守“自旋守恒定律”。例如前过渡金属离子Sc+-V+以及它们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物
随着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提高电池性能已是迫切需要。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无环境污染等优势而成为人们的首选。而
尖晶石LiMn2O4具有高电压、高安全性、低污染等特性使其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极正极材料研究热点之一,但其较差的循环性能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本文针对尖晶石LiMn2O4的特性
温差电材料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薄膜及微区薄膜温差电材料因适应了目前微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电化学方法制备薄膜以及微区薄膜温差电材料
燃料电池技术是未来首选的洁净,高效能源技术,其中燃料电池制氢技术是其技术核心。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展现了在制氢上的优越性,是将来主要的制氢技术之一。钴系催化剂具有活
采用等温蒸发平衡的方法,针对西藏扎布耶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其盐湖卤水组成,研究了四元体系Li+,K+//CO32-,B4O72-—H2O及其四个三元子体系298K介稳相平衡关系及平衡液相的物化性质。
人们选用适当的金属离子对TiO2粒子进行共掺杂的研究发现,各金属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能使电子与空穴得到有效地分离,从而具有比掺杂单一元素的光催化剂更高的光催化活性。本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