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后工业”时代,全球性竞争日趋紧张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区域间竞争力,促进经济良好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融合性,创造出高附加价值和高生产效率,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驱动力,被称为“软实力”。以科技、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呈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产业活力、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今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新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将其当作提升就业空间,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的很多城市也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十一五”期间,北京初步确立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2013年,为了适应发展新需求,北京市提出将产业集聚化,按照空间格局定位各区功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从而进行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生产要素集聚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拉动北京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则是结合北京市各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以及行业特征和区域优势,使各区充分发挥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市空间布局协调性。本研究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首先,通过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性意见与建议。第二,我们利用区位熵作为产业集聚评价指标,对北京市各区的文创产业的空间聚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第三,结合区位熵,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各区的文化创意水平。第五,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对2014年北京市16个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数据,在空间效应与布局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北京市各区的发展优势与对城市经济的作用,第四,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相关因素。最后,结合上述研究得到的结论,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