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与民间:黄萧养事件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正统十四年,珠江三角洲爆发了规模巨大的黄萧养事件,对地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在史料的记载和叙述中,面对动乱,官方和民间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存在着差异,即官方的策略主要表现为通过军事打击和完善基层社会来应对这场动乱,而民间社会则自有其反抗和自保的逻辑,由此而涌现出相当多的乡绅、女性和神明的事迹。而另一方面,官方和民间在这场动乱中亦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此二者既有共同抗敌、商议建县等合作的情况,亦时时处于民众对抗官兵、官兵压迫民众的对立局面当中。它们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经历着黄萧养事件。
其他文献
本文以唐代的御史台与谏官(“台谏”——中央监察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籍由台谏朝谒班位的调整演变探究其实际政治地位的升降迁移。制礼作乐,终极目的在于服务政治
本文主要通过解读玛格丽特·福勒的代表作《19世纪妇女》这一文本来论述福勒在美国文化复兴时期对女性话语的建构,重点分析《19世纪妇女》这一文本产生的社会语境、福勒个人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各种民族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并呈现纷繁复杂的特点。以胡适、蒋廷黻为首的一群知识分子创办《独立评论》,针
《教子手册》(Liber Manualis)是法兰克贵族妇女杜奥达(Dhuoda)在841年到843年间写给她的儿子威廉的教育手册。当时她的丈夫塞普提马尼亚的伯纳德(Bernard of Septimania)因深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