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ZnO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ZnO是一种新型Ⅱ~Ⅵ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将纳米氧化锌的独特性能以材料形式加以开发应用,最适合的是以某种方式与体相材料复合组装。将聚合物与纳米氧化锌结合,可以达到改善氧化锌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影响氧化锌的光、电、磁等方面性质,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使复合材料具备良好可加工性的目的,从而使其在组装纳米粒子方面较其他材料更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讨论了P(MMA-co-MAA)/ZnO和PVA/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述了纳米氧化锌和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法;高分子/氧化锌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以ZnCl2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MAA接枝改性的纳米ZnO(ZnO-MAA),使用FT-IR、XRD、SEM、表面张力仪、UV-Vis、PL对ZnO-MAA进行了表征。  3、ZnO-MA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自由基原位聚合,研究了不同ZnO掺杂量下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紫外吸收、透过和光致发光性能,以及ZnO的引入对复合材料分子量及其分布、拉伸强度的影响。复合材料较纯PMMA,在紫外光区具有较强和稳定的吸收,随着ZnO掺杂量的提高,吸收强度增加。材料断面SEM照片显示,复合材料具有韧性断裂特征,ZnO掺杂量为0.2%、0.4%、0.6%时,ZnO均匀分散于PMMA基体中。通过GPC测试,复合材料的分子量较纯PMMA提高,分子量分布宽度变窄,随着ZnO掺杂量的提高,分子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ZnO掺杂量为0.6%时分子量最大,Mn=38400、Mw=62100.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较纯PMMA有明显提高,随着ZnO掺杂量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ZnO掺杂量为0.6%时,拉伸强度达到48.34MPa,较纯PMMA提高了82%。  4、以PVA和Zn(C2H3O2)2·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了PVA/ZnO复合材料。使用SEM、FT-IR、XRD、UV-Vis、PL等测试手段对复合反应液的分散性、复合薄膜形貌、结构信息、紫外吸收性能、光致发光性能、薄膜拉伸强度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水热反应时间,不同矿化剂浓度,不同PVA:ZnO比例对复合材料薄膜紫外吸收性能,光致发光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薄膜PZ11-1、PZ11-2、PZ11-6、PZ11-10、PZ21-11、PZ31-8、PZ31-12具备紫外吸收强而稳定的特点,是潜在的紫外线屏蔽材料。
其他文献
聚合物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聚合物材料由于其具有密度小、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优良的介电性能、原材料便宜且容易加工等特点,在电子封装领域已有广泛应
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氢能凭借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产物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势,被认为是极有可能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其研究开发也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热点。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光催化直接分解水制备氢气是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氢能生产方式,而研发稳定、高活性、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则是实现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重点和难点。卟啉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作为一种较为常
学位
本文对滑石粉、石墨、云母粉、碳酸钙、硅灰石、硫酸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八种填料改性充油SEBS(O-SEBS)/PP共混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磨损机理和流变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研究了滑石粉(Talc)的粒径和含量对O-SEBS/PP/Talc体系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用不同偶联剂以及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填料表面对O-SEBS/PP共混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最后还对O-SEBS/PP/fill
太阳能的利用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光电化学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作为驱动力,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深度反应,因而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洁
毛细管电色谱(CEC)是集毛细管电泳(CE)的电子迁移机制和微径液相色谱(micro-HPLC)的分配分离机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微分离技术,既有毛细管电泳的高效性又有高效液相色谱的高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表面活性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从日用化学工业发展到石油、纺织、食品、农业、新型材料等方面。在其中的许多应用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