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土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以下简称“两规”)是我国两大法定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城市管理的依据。但目前“两规”从编制实施的基本思想到规划地位、规划内容、规划方式、规划实施情况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巨大,导致了土地问题本身的恶化。“两规”的不协调为城乡土地资源开发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诸多矛盾。因而,协调好“两规”的关系对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通过介绍当前“两规”的现状,分析“两规”存在的不协调之处,主要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宏观以及技术层面三个方面的不协调,进而引出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再从“两规”协调的角度,概括性地介绍了国内的实践动态和国内的研究动态和实践努力。其次,从“两规”的概念内容、二者间的联系与矛盾等方面对“两规”分别进行了概述,从规划体系、规划技术层面及其他相关方面介绍了“两规”不协调现状及存在的焦点问题。进而,根据“两规”不协调现状表征和原理从规划编制和实施指标两个方面构建协调度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定性分析与相对离差系数法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两规”协调度评价。最后,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进行“两规”的协调度评价实证研究,根据评价方法对浦口区的“两规”协调水平做定量分析,得出浦口区的“两规”协调水平总体上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而其中规划的编制协调度的不协调,实施协调度也不高,初步分析其原因在于浦口区规划处于协调的初始阶段。在此基础上,参考反映当前我国“两规”协调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和理论依据,对管理机构及管理规划实施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两规”不协调的根本原因是计划性和发展性的规划根本指导思想不同;(2)“两规”协调在具体编制中的建议措施以及针对浦口区的建议;(3)“两规”的协调有待相应政策和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