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行进口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领域广泛存在,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遵循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平行进口理论与对策的研究历程和进展,对平行进口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过往研究中,学者们注重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而本文跳出平行进口合法性的理论之争,注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并把最终落脚点放于分析国际贸易中平行进口相关各方的博弈关系以及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上。进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别针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学科知识,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辅以相关典型案例的评介。笔者从近期平行进口典型案例所引出的相关问题入手,介绍平行进口的概念、特征及具体形式,运用一系列经济学理论分析平行进口产生的经济原因。在把握世界各国及国际公约有关平行进口的原则性规定及发展变化趋势后,运用博弈矩阵分析平行进口中相关各方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关系,进而分析平行进口对国际贸易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现有贸易政策以及平衡多方短期和长期利益后,运用上述研究成果,笔者针对专利、商标、著作权三种知识产权形式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外部环境来看,伴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进程,减少和取消对贸易的不合理阻碍是总趋势,这应当不仅包括普通商品,也包括知识产权产品。从维护本国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总体上来讲属于低价位市场,允许平行进口符合中国的贸易利益。考虑到我们的综合贸易量及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中国长时间相对于大多数国家仍属低价位市场,原则上允许平行进口将使这种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允许平行进口能够保护大多数弱势的消费者,并且刺激产品的国际贸易,活跃国内市场。而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它实际上也可采用许多其它方法来保护自身利益。综上所述,短期内,允许平行进口对我国利益主体的总体影响呈现正面特征。中长期内,允许平行进口有可能对我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总体影响仍呈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