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疆某三甲医院急诊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识别CA患者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抢救室留观期间CA患者的完整临床病历资料,对其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描述,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分析若干影响CPR成功率的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52例CA患者,平均年龄(62.8±16.7岁),男229例,女123例,CA病因以心源性病因为主,CA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2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自主循环恢复,156例复苏失败,CPR成功率39.06%。在影响CPR成功率相关因素方面,低年龄组、心源性病因、首次监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及复苏过程中出现可除颤心律并行电除颤的患者提示较高的复苏成功率,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上腺素累计用量增加是导致CPR失败的原因还是CPR失败所致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球囊面罩与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对CPR成功率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反映了年龄、首次监测心律类型在影响CPR成功率方面为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低年龄、心源性病因、首次监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复苏过程中出现可除颤心律并行电除颤与CPR的成功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针对某200 MW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4号轴承多次出现突发性振动,并导致机组跳机情况,通过对振动数据的测试和分析,判断故障是由于轴承油膜失稳所引起的.通过2个阶段的标
变电站数字化已成为今后电网发展的趋势,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化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故障率比较高的部分.针对某数字化变电站的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误差检测过程中发现的
以下两道题是贵刊2001年第5期22页的有关相互作用的题目,的确是高考复习中经常碰到的难题,用常规的推理与计算很难求解.原文采用以非惯性系为参照系,对学生而言,方法人口较窄
针对国内电力施工企业在走出国门迈向国际电力市场过程中,必须了解国际与国内火电工程调试不同特点的现状,介绍了海外合同、工程环境,分析了方案编制、监理与见证、整套试运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工具。方法在GEO中检索ALS患者芯片数据,使用BRB-Array Tools、GSEA、GOEAST、TOPPGENE等生物信息学工具
针对计量标准装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运用数理统计和实验方法对电能计量标准装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三相电能计量标准装置为实例给出计算和验证的方法